百词典

《好事近(谢人分似蜡梅一枝)》

时间: 2025-08-04 05:32:38

诗句

香蜡染宫黄,不属世间风月。

分我照寒金蕊,伴小窗愁绝。

高标独步本无双,一枝为谁折。

压尽半春桃李,任满山如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5:32:38

原文展示:

香蜡染宫黄,不属世间风月。分我照寒金蕊,伴小窗愁绝。高标独步本无双,一枝为谁折。压尽半春桃李,任满山如雪。

白话文翻译:

这枝香蜡梅的颜色如同宫廷的华美黄色,却不属于这个世俗的风花雪月。如果能让我照亮那寒冷的金色花蕊,就能在这小窗前陪伴我消愁。高洁的标志独自一人,没有第二枝可与之相比,这一枝又是为谁折下呢?压尽了春天的一半桃李,让整个山头都如同白雪一般。

注释:

  • 香蜡:指蜡梅花,香味浓郁,花色鲜艳。
  • 宫黄:古代宫廷所用的颜色,象征华贵。
  • 寒金蕊:指蜡梅花的金色花蕊,寒冷的气候中开放。
  • 高标独步:形容高洁的气节和独特的风采。
  • 压尽半春桃李:意指蜡梅压过了春天的桃花和李花。

典故解析:

蜡梅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寓意在困境中仍然能够保持清香与美丽。此诗以蜡梅为主角,表现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词和诗闻名,风格清丽,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周紫芝生活在宋代,社会动荡而文化繁荣,他的诗作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此诗可以看作对高洁与世俗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蜡梅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开头的“香蜡染宫黄”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出蜡梅的独特之美,紧接着“分我照寒金蕊”则表现了诗人渴望得到这种美的感受和陪伴。诗中反复提及的“高标”与“压尽半春桃李”,对比出蜡梅的独特与孤傲。整首诗在意象的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厌倦,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香蜡染宫黄:蜡梅的颜色如同宫廷的华美黄色,强调其美丽。
    • 不属世间风月:蜡梅的美不属于世俗的浮华,强调其孤高。
    • 分我照寒金蕊:渴望蜡梅的光辉能照亮自己,表现孤独感。
    • 伴小窗愁绝:在小窗前,蜡梅的陪伴可以缓解愁苦。
    • 高标独步本无双:蜡梅的气节与风采无人能比。
    • 一枝为谁折:思考这枝蜡梅是为谁折下,象征思索与关怀。
    • 压尽半春桃李:蜡梅的存在掩盖了春天的桃李花,象征其独特。
    • 任满山如雪:蜡梅的美丽覆盖整个山头,形成视觉冲击。
  • 修辞手法

    • 比喻:蜡梅与宫黄的比较。
    • 对仗:如“香蜡染宫黄”与“不属世间风月”,形成音韵美。
    • 拟人:蜡梅似乎有情感,与诗人感同身受。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冷漠,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情怀。

意象分析:

  • 蜡梅:象征高洁、孤傲与坚韧。
  • 宫黄:象征华美与尊贵。
  • 寒金蕊:象征在困境中绽放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香蜡”指的是哪种花?

    • A. 桃花
    • B. 蜡梅
    • C. 李花
    • D. 兰花
  2. 诗人对蜡梅的态度是:

    • A. 喜爱
    • B. 厌恶
    • C. 无所谓
    • D. 忽视

答案

  1. B. 蜡梅
  2. A. 喜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对比周紫芝的《好事近》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周紫芝更加强调孤高与坚韧,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惜别。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江南行 公无渡河 婕妤怨 蜀葵 秦王卷衣 饮马长城窟 清溪曲 镇海楼次亦云韵 九日过某友山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驴 若卵投石 衣字旁的字 症结所在 包含弃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揖逊 玉字旁的字 人莫知其子之恶 实事求是 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女字旁的字 天辟 长字旁的字 鸡豚同社 连更彻夜 颁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