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3:00
掌上恩移玉帐空,香珠满眼泣春风。
飘零怨柳凋眉翠,狼藉愁桃坠脸红。
凤辇只应三殿北,鸾声不向五湖中。
笙歌处处回天眷,独自无情长信宫。
掌中恩宠已移,玉帐中空荡荡;春风中泪珠满眼,香气弥漫令人伤感。
柳条飘零,怨恨着眉梢的翠绿;愁苦的桃花,脸色因而显得红润。
凤辇应该只在三殿的北边,鸾声却不再响起于五湖之中。
笙歌处处回响,似乎天上眷顾,唯有我独自在无情的长信宫中。
作者介绍: 陈标,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擅长表现女性情感,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繁华而个人内心却常感孤独。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因失去宠爱而陷入悲伤的心理状态,反映了当时后宫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婕妤怨》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宫廷诗,表达了失宠后女子的孤独与愁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女子的情感状态生动地呈现出来。开篇“掌上恩移”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失宠的事实,随之而来的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诗中“香珠满眼泣春风”描绘出女子因失去宠爱而泪流满面的情景,春风的温暖与她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接下来的“飘零怨柳”以及“狼藉愁桃”则通过意象的运用,传达了女子心中深重的怨恨与愁苦。柳树和桃花本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诗人笔下却因女子的愁苦而变得凋零,反映出她内心的孤寂与哀伤。
最后几句,诗人将场景转向宫廷,凤辇与鸾声的对比更是突显了女子的失落感,原本的华丽与荣耀如今却只剩下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兼具音乐性与画面感,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深刻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香珠满眼”)、拟人(如“春风”也感受悲伤)、对仗(如“凤辇”和“鸾声”)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女子因失宠而感到的孤独与愁苦,折射出宫廷生活的无奈与悲凉,展现了个人情感在权力面前的脆弱。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失宠的愁苦
b. 春天的美好
c. 离别的快乐
答案:a
“香珠满眼”中的“香珠”指的是什么?
a. 珍珠首饰
b. 泪水
c. 香料
答案:b
“飘零怨柳”中“怨”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快
b. 愤怒
c. 哀怨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