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李秀才游嵩山》

时间: 2025-05-02 20:25:19

诗句

嵩山石壁挂飞流,无限神仙在上头。

采得新诗题石壁,老人惆怅不同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5:19

原文展示:

送李秀才游嵩山
作者: 顾况 〔唐代〕

嵩山石壁挂飞流,无限神仙在上头。
采得新诗题石壁,老人惆怅不同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的壮丽景色,瀑布从高高的石壁上飞流而下,给人一种神仙居住在山上的感觉。诗人提到李秀才采得新诗题在石壁上,而自己却感到惆怅,无法同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嵩山:位于河南省,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因其风景秀丽而闻名。
  • 石壁:指嵩山的高耸悬崖。
  • 飞流:形容水流急速而下,似乎在空中飞舞。
  • 神仙:古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者,居住在山水之间。
  • 采得:采集或获得,通常指吟咏或创作诗歌。

典故解析:

“神仙”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以表示隐逸的理想生活,山水常被视为神仙栖息之地,代表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字景仁,号乐天,生于今江苏省,因与李白友好而知名,风格清新脱俗,以山水诗见长。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顾况送别李秀才游嵩山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以及自己因未能同行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诗歌鉴赏:

《送李秀才游嵩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人情的诗作。诗中嵩山的“石壁挂飞流”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让人听到水流的轰鸣声,感受到山的巍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神仙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这幅自然画卷中,李秀才的游历带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象征着年轻人的梦想与追寻。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个人情感,诗人因无法同行而感到惆怅,表现出一种对朋友的羡慕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使整首诗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内心的深刻,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嵩山石壁挂飞流”描绘了嵩山的壮丽景象,石壁高耸,瀑布从上而下,形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面。
  • 第二句:“无限神仙在上头”暗示着诗人对山中神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超脱与理想的渴望。
  • 第三句:“采得新诗题石壁”说明李秀才在山中创作,体现出诗人的才情。
  • 第四句:“老人惆怅不同游”则表露了诗人因为年迈或其他原因无法陪伴朋友而产生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嵩山比作神仙居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阅读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形成了一种对比,体现了人对自由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嵩山:象征着高远、巍峨,代表自然的雄伟与人类的渺小。
  • 飞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奔腾,寓意向前的力量与无法把握的遗憾。
  • 神仙:象征着理想生活与超脱尘世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流”指的是什么?

    • A. 瀑布
    • B. 河流
    • C. 湖泊
  2. 诗人对李秀才的游历表现出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惆怅
    • C. 嫉妒
  3. “无限神仙在上头”中的“神仙”主要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理想生活
    • C. 权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顾况与王之涣的作品都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但顾况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侧重于壮阔的景象,展现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这些资料将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与分析,帮助更好地欣赏唐代诗歌的魅力。

相关查询

寒食夜 酬乐天劝醉 得乐天书 松树 春晓 桃花 一七令·茶 离思五首 长相思 其一 相见欢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冷嘲热讽 绦虫 五朱 无字旁的字 酒浇块垒 胡须 银行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荜路蓝缕 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包含迪的词语有哪些 伏首帖耳 衣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龙隐弓坠 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