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

时间: 2025-05-02 12:55:14

诗句

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

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5:14

原文展示:

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
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白话文翻译:

春天悄悄来到,楚水泛起涟漪,楚地的人们齐声唱着《竹枝歌》。我和你都是思乡的人,忍不住擦干眼泪,却又对眼前的花朵感到无可奈何。

注释:

字词注释:

  • 渺渺:形容景物微小而遥远。
  • 楚水:指楚国的水,象征着江南的水乡。
  • 竹枝歌:一种民间歌曲,以竹枝为题材,代表乡愁。
  • 思归客:思念故乡的人。
  • 拭泪:擦去眼泪。
  • 奈老何:无奈之意,这里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典故解析:

  • 楚水:楚国的标志,常用来代表江南的美丽风光。
  • 竹枝歌:传说中是唐代民间流行的歌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元龙,生于晚唐,生活在战乱频仍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正值诗人思乡之时,借助江南春水与民歌,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人生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情感交融,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思乡的情怀。开篇“渺渺春生楚水波”,描绘了春日的柔和与楚水的波光,给人以宁静而优雅的画面感。接着,诗人提到“楚人齐唱竹枝歌”,将人们的歌声与春天的气息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

然而,随着“与君皆是思归客”,诗的情感发生了转折,思乡之情愈加明显。诗人与友人同为思乡之人,彼此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显得更加深沉。最后一句“拭泪看花奈老何”,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虽然眼前的花开得如此美丽,但思乡的情绪却依然难以释怀。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思乡的情感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渺渺春生楚水波”: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楚水波光,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柔和。
  2. “楚人齐唱竹枝歌”:描写楚地的人们齐声唱歌,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乡愁的情感。
  3. “与君皆是思归客”:诗人与友人同为思归之人,情感交融。
  4. “拭泪看花奈老何”: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水比作生机,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例如“楚水波”和“竹枝歌”,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使春天和自然更具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思乡的情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现了人生的脆弱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楚水:代表江南的美丽与诗意。
  • 竹枝歌:承载着思乡之情的民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顾况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竹枝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乡
    C. 忧伤

  3. “拭泪看花奈老何”中的“老”指的是什么? A. 年龄
    B. 时间流逝
    C. 花朵的凋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顾况的这首诗更注重对思乡情感的直接表达,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间接传达出孤寂之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词典》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相关查询

紫中贵 四时田园杂兴 中秋无月复次韵 李次山自画两图,其一泛舟湖山之下,小女奴 兴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岩,妙绝南州,率同僚饯 晚归石湖 古梅 题范道士二牛图 旧滑州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嘉议 包含炰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入场 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花街柳市 田字旁的字 陷溺 包含飡的词语有哪些 玄字旁的字 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蕙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后会难期 直性 一鼓作气 刀字旁的字 晁补之 面长面短 舞文弄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