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5:05
山寇能骑马,官军解掠人。
徒然縻国赋,何以净边尘。
周雅歌三捷,苗顽格七旬。
又闻宽诏下,谁忍负深仁。
山中的强盗能骑马,官军却只会掠夺百姓。
徒然地增加国库赋税,怎么才能清理边疆的尘埃呢?
周雅歌颂三次胜利,苗顽在七旬之期中被制伏。
又听说宽厚的诏令已经下达,谁又能忍心辜负这份深厚的恩情呢?
刘崧,明代诗人,字子华,号白云,生于明正德年间。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风格悲凉而深刻。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边疆局势动荡和内部矛盾交织的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与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九日感事三首 其一》是一首反映时代动荡与社会矛盾的诗作。诗中,刘崧通过对比山寇与官军的行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无奈。诗句中“山寇能骑马,官军解掠人”,生动地呈现了官军不但未能保护百姓,反而成为新的掠夺者,令人感到失望和愤慨。
接下来的“徒然縻国赋,何以净边尘”一联,诗人抒发了对国赋沉重的无奈,质疑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下,如何能够清除边疆的尘埃。这里的“净边尘”不仅指物质上的边疆动乱,更象征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诗中提到的“周雅歌三捷,苗顽格七旬”,表达了对历史胜利的回顾与对现状的深切反思,借用历史的胜利来激励当下的斗志。最后一句“又闻宽诏下,谁忍负深仁”,则是对朝廷宽厚政策的期待与个人道德的考量,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表达让人倍感动容。
山寇能骑马,官军解掠人。
徒然縻国赋,何以净边尘。
周雅歌三捷,苗顽格七旬。
又闻宽诏下,谁忍负深仁。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动荡与官军失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百姓苦难的关切。诗中展现的历史思考和道德责任感,使得作品具有更深的情感基调。
山寇和官军的对比反映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净边尘”指的是什么?
“谁忍负深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