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32
凤皇墩下扣柴关,
篱落黄花手自攀。
适野亦堪酬令节,
避高应不到名山。
情多更欲临流坐,
兴尽真载月还。
最喜晚来风色定,
小桥回首碧湾湾。
在凤皇墩下敲响柴门,
在篱笆旁黄花自摘。
适逢佳节更可酬唱,
避开高处难以到达的名山。
情意绵绵更想在水边坐,
兴致已尽只剩月光陪伴。
最喜欢傍晚时风景宁静,
回头看那小桥和碧绿的湾水。
此诗并未明显引用古典典故,但“凤皇墩”可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凤凰,象征着吉祥与美好。而“黄花”常与重阳节关联,暗示诗人或许是在重阳佳节时写的此诗,表现了对节日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向往。
邵宝,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文献,作品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风光。
这首诗可能写于重阳节,诗人借节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向往与人们的闲适生活。
《九日过国臣弟南庄》是一首描写秋日乡村景色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腻的感悟。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黄花、清流以及傍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开篇以“凤皇墩下扣柴关”引入,展示了诗人来访的情景,接着用“篱落黄花手自攀”描绘了秋天的自然美,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诗人虽在描写自然景色,但更深层次的情感在于对友情和节日的珍视。结尾处“最喜晚来风色定,小桥回首碧湾湾”则是对宁静自然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歌颂,也融入了人对生活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幽静、闲适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对友情、节日的珍视。
诗中“凤皇墩”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一种地名
C. 一种植物
诗人希望在何处静坐?
A. 山顶
B. 河边
C. 茅屋
诗中提到的“黄花”主要代表: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邵宝的《九日过国臣弟南庄》都描写了重阳节的情景,但王维更侧重于对兄弟的思念,而邵宝则注重对自然的描绘。两者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