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5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58:11
不共凭高送雁群,
禅房寂寞对炉熏。
高僧杖锡还沧海,
倦客题诗寄白云。
古塔风烟当坐隐,
长廊钟梵隔花闻。
浮生聚散寻常事,
来岁壶觞可对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们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的情景。诗人没有与他人一起高高在上的送雁,反而在一个寂静的禅房里,享受着炉火的温暖。高僧手持锡杖归去海边,疲惫的旅人则在此写诗寄情于白云。古塔在风烟中显得隐秘,长廊的钟声与梵音隔着花香传来。人生的聚散本是寻常之事,明年再次举杯畅饮时,可以与你叙旧。
黎民表,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词作品而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强调登高望远、亲友团聚和饮酒作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寺院的寂静与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在禅房中独自沉思的情景。作者通过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个静谧的空间,远离尘嚣的喧闹,体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的开头“不共凭高送雁群”就传达了一种孤独和独立的情感,诗人不参与热闹的送别,反而选择了内心的平和。
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高僧的归去和倦客的题诗,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塔和长廊的描绘,则更加强调了这种超然的境界。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禅意,借助自然景物,体现出诗人对生命聚散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聚散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高僧杖锡还沧海”中的“沧海”象征什么?
A. 归隐
B. 旅行
C. 友谊
D. 忘却
诗中“浮生聚散寻常事”的意思是?
A. 人生的聚散是常有的事
B. 人生的聚散是罕见的事
C. 浮生难得
D. 生活美好
答案: 1.C 2.A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