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2:55
郊行至天王院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郊行不欲经城市,厌见尘沙漠漠黄。
响树蜩螗凭晚吹,绕陂凫鹜占残阳。
青山与世久相绝,修竹於人未易忘。
下马招提揖僧话,始如尘境有仙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郊游至天王院的情景。他不想经过城市,因为厌倦了尘土飞扬的景象。傍晚时分,树上蟋蟀和蝗虫的鸣叫声回响,水塘边的野鸭和水鸟在夕阳下悠闲地栖息。青山与世俗久已隔绝,修长的竹子让人难以忘怀。诗人下马向寺庙的僧人问候,突然感受到这里仿佛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仙境。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其诗风简洁明了,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郊游至天王院时,反映了他对城市喧嚣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感。开篇便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随后转入对夕阳下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响树蜩螗凭晚吹”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幅夏日傍晚的图景,仿佛让人听到那清脆的虫鸣。而“绕陂凫鹜占残阳”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好。最后一联则将情感升华,表现了诗人与僧人交谈后的恍若进入仙境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全诗在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中,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尘世的逃避,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隐逸生活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流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蜩螗”指的是哪种动物?
A. 蛇
B. 蟋蟀和蝉
C. 青蛙
诗人对城市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