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3:50
寄张珍甫殿院五首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只有肝尝露,初无舌悔扪。
法行功罪竦,令重阙庭尊。
尽变媮谀俗,仍关佞倖门。
书生在蓬荜,此事付能言。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内心挣扎的书生的困惑与无奈。他只敢在心中感受真理,却没有勇气直言;他认为行善与罪恶都是浮云,权力与名誉如同高高在上的宫殿;他看到世俗的谄媚与迎合,但仍然无能为力;他在简陋的环境中,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最后只能寄希望于能言善辩之人。
李流谦的诗句中涉及“法行功罪”,这是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反思。古代士人常常面临道德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与思考。此诗可以看作是对士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揭示。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面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时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风气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寻。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通过对“肝尝露”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内心真实情感的珍视;而“舌悔扪”则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压抑。接下来的“法行功罪竦”,则让人感受到对于道德标准的迷茫和对权力游戏的无能为力。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对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与对理想的渴望。这种矛盾的情感流露,使得诗作更具深意,引发读者的共鸣。
李流谦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敢于揭示权力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显示出他作为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首诗不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阙庭尊”),对仗(如“法行功罪”与“令重阙庭”),增强了诗的艺术性和思想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腐败社会的深刻失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肝尝露”意指什么?
“阙庭尊”在诗中象征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流谦与杜甫的作品均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但李流谦的诗更强调个体的内心挣扎,而杜甫则更注重对社会大环境的描绘与抒发。两者的作品都展示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