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4:04
桂树兰丛蔼宿薰,楚辞一曲送迎神。岂闻钩党能留汉,故有桃源可避秦。欲记曾来终草草,多惭浪走只踆踆。却寻扬子江头路,依旧杨花愁杀人。
桂树和兰花在夜色中交相辉映,楚辞的旋律伴随着神灵的到来。难道听说钩党能够阻挡汉朝的兴起,因此才有桃源之地可以躲避秦朝的压迫?想要记住我曾经到访的情景,却始终显得匆忙草率,感到惭愧只是一味地漂泊不定。于是我又去寻找扬子江边的路,依然是那随风飘荡的杨花,愁苦得令人心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善于运用古典典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动荡的汉末时期,诗人可能对历史的演变和个人的漂泊感到深深的惆怅,试图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李流谦的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以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开篇描绘桂树和兰丛的美景,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提到楚辞和神灵,表明诗人希望通过文化来寻求精神的寄托。诗中提到的钩党和桃源,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政治动荡的关注,同时也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在回忆中,诗人感到匆忙和惭愧,似乎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感到无所适从。最后一句提到的杨花,隐喻着个人情感的脆弱与无奈,给人以愁苦的情绪,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历史感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切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中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源”是指什么?
“依旧杨花愁杀人”中的“杨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