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1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14:17
淡黄柳·空城晓角
作者: 姜夔 〔宋代〕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
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这首词的作者在合肥南城的赤阑桥西居住,周围的巷子冷清凄凉,与江南的景象截然不同。只有路边的柳树,依依呀呀,令人怜惜。于是我写下这首词以抒发我的思乡之情。清晨的城中,角声响起,吹进了低垂的杨柳小路。骑马时只穿着单薄的衣衫,感到一阵阵寒意。看尽了那些鹅黄嫩绿的柳色,都是我在江南的旧识。此时正是寂静的时刻,明天又是寒食节。勉强带着酒来到小桥边的宅子,担心梨花落尽后会变成秋色。燕子飞来,问春天在哪里?只有池塘的水依然碧绿。
姜夔(约1155-1221年),字尧章,号白雨,南宋词人,擅长小令。他的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婉约。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词创作于姜夔客居合肥时,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合肥的环境与他在江南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中的凄凉情绪。
《淡黄柳·空城晓角》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在这首词中,姜夔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柳色、鹅黄嫩绿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开篇即描绘了一个冷清的居住环境,突出孤独的主题。词中的“空城晓角”与“寒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略带忧伤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
在表现手法上,姜夔善用对比,通过描绘合肥的冷清与江南的繁华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思乡情感的表达。而“唯有池塘自碧”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向往。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借助春天的景象与节日的氛围,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空城晓角”中的“空城”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