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

时间: 2025-05-05 09:38:31

诗句

醉里纷纷散别筵,醒来客枕一灯前。

黄茅野岸三更月,春水长亭十里船。

一点泪凭谁寄与,十年香在恨依然。

空疑窗外梅花发,珠箔青楼若个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31

原文展示: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 醉里纷纷散别筵,醒来客枕一灯前。 黄茅野岸三更月,春水长亭十里船。 一点泪凭谁寄与,十年香在恨依然。 空疑窗外梅花发,珠箔青楼若个边。

白话文翻译:

在醉意中,告别宴会纷纷散去,醒来时,独自一人躺在客栈的床上,面对着一盏孤灯。 在黄茅覆盖的野岸边,三更时分,月光洒落,春水在长亭旁,船行十里。 一滴泪水,寄托给谁去传递,十年的香气,恨意依旧。 窗外梅花似乎在开放,珠帘后的青楼,又在何处呢?

注释:

  • 黄茅野岸:指荒凉的河岸。
  • 三更月:指深夜的月光。
  • 春水长亭:指春天的水边长亭。
  • 十里船:指船行十里的距离。
  • 珠箔青楼:指装饰华丽的青楼。

诗词背景: 作者张耒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这首诗是他在别离之际,赠给友人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别离为主题,通过描绘醉后的孤独、夜间的静谧、春水的流动和梅花的开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恨意。诗中“一点泪凭谁寄与,十年香在恨依然”一句,巧妙地将情感与时间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离别诗。

诗词解析:

  • 首句“醉里纷纷散别筵”,描绘了宴会的结束和离别的开始,通过“醉里”和“纷纷散”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混乱。
  • 次句“醒来客枕一灯前”,转入了诗人醒后的孤独,通过“客枕”和“一灯前”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 第三句“黄茅野岸三更月”,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黄茅、野岸、三更月,都是孤寂和离别的象征。
  • 第四句“春水长亭十里船”,继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远行和不舍。
  • 第五句“一点泪凭谁寄与”,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泪水的无法传递,象征了情感的无法传达。
  • 第六句“十年香在恨依然”,通过时间的跨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长久思念和恨意。
  • 末句“空疑窗外梅花发,珠箔青楼若个边”,通过梅花的开放和青楼的位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寻找。

意象分析:

  • 黄茅野岸:荒凉的河岸,象征离别的孤寂。
  • 三更月:深夜的月光,象征孤独和思念。
  • 春水长亭:春天的水边长亭,象征离别的远行。
  • 梅花:梅花的开放,象征坚韧和思念。
  • 珠箔青楼:装饰华丽的青楼,象征寻找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点泪凭谁寄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2. “黄茅野岸三更月”中的“三更月”象征什么? A. 时间 B. 孤独 C. 光明 D. 希望
  3. 诗的末句“空疑窗外梅花发,珠箔青楼若个边”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A. 坚韧 B. 美丽 C. 寒冷 D. 春天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 李白《送友人》: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查询

沁园春·渭水秋深 兰陵王·桃花瘦 酹江月 酹江月(西湖) 酹江月(春日) 酹江月(送周舜美) 酹江月 酹江月(罗浮赋别) 虞美人 贺新郎(咏牡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灵钥 虚文浮礼 宏材大略 晨炊星饭 戡天 不饥不寒 卖大炕 鬯字旁的字 混沌芒昧 歺字旁的字 懋勤殿 星桥火树 包含启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