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1:49
赠秦仲虚
冰玉山人本绝埃,
西湖自筑初阳台。
何年养鹤曾飞去,
是水当门尽绕来。
道士忽逢松树下,
渔舟放在藕花隈。
知余欲与为邻舍,
指点孤山一角梅。
赠送给秦仲虚
冰玉山人本来就与尘世无关,
他在西湖边自建初阳台。
不知道哪一年他养的鹤飞走了,
如今这水环绕门前流来。
道士在松树下偶然相遇,
渔舟停泊在藕花的隐秘处。
知道我想和他做邻居,
于是指点我去看孤山的一角梅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云,号文长,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以诗、书、画并称,被誉为“明末三大家”之一。徐渭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秦仲虚的深切情谊。徐渭在生活中多次遭遇磨难,诗中所表达的孤独与高洁的情感,正反映了他本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赠秦仲虚》是一首充满隐逸情怀和自然美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清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头提到“冰玉山人”,就为整首诗奠定了高洁、超脱的基调。接着,诗人描绘了西湖的美丽和隐士所追求的宁静生活。尤其是“何年养鹤曾飞去”,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逝去的淡淡惆怅。
中间部分提到道士与渔舟,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场景,渔舟的放松与蓬勃的藕花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自然的和谐美。最后,诗人希望与友人成为邻居,指点孤山梅花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理想友谊的向往与热切。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渗透着一种清雅、淡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冰玉山人”指的是:
A. 一位渔夫
B. 一位高洁的隐士
C. 一位道士
诗中提到的“孤山”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孤独与高洁
C. 自然的喧嚣
诗人希望与谁做邻居?
A. 渔夫
B. 道士
C. 秦仲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