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0:31
秋衣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晨兴换新衣,视身忽潜愕。
腹皮雏百摺,髀肉宽一握。
沉痾两年余,衰体半标落。
且留宿尘垢,莫遣新澡濯。
未澡体尚肥,既濯肌转削。
无发已是僧,有骨不如鹤。
明年方八十,似觉九十著。
寡食幸自清,辟榖底须学。
便可作飞仙,御风上云幕。
如何肥瘠想,犹有秋衣作。
早晨起床换上新衣服,看到自己不禁惊愕。
肚皮像雏鸟般皱褶,腿肉宽得可以握住。
我沉病两年多,身体已衰弱得不成样子。
与其把尘垢洗净,不如留着它在身上。
没有洗澡时身材还算丰满,洗完澡后肌肉却显得削弱。
没有头发已经像个和尚,骨架却不如一只鹤。
明年我才八十岁,却觉得自己像九十岁一样。
少吃东西倒是让身体保持清瘦,
不如学习辟谷的道理。
这样就可以变成飞仙,驾风而上云端。
为何还在担忧肥瘦呢?反正还有这秋衣在。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观察。
《秋衣》写于作者晚年,通过身体的变化表达对衰老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以及对长寿的追求。
《秋衣》通过描绘诗人早晨换衣的情景,引出对自身身体状态的深刻反思。诗中充满了对年岁及健康的忧虑,但又透出一丝豁达与乐观。诗的开头,诗人看到自己新换的衣服,产生了惊愕之感,紧接着便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通过对腹部、腿部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因病而导致的衰弱之感,生动形象。
诗人还提到选择不洗澡,留存身上的尘垢,似乎在反映一种对世俗的淡漠与超然。最后,虽然有对衰老的无奈,但诗人却借辟谷之道,表示出一种希望与追求,渴望能飞升成仙,超越生命的束缚。
全诗不仅仅是对衰老的描绘,更是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健康的追求。诗中的意象如“飞仙”“云幕”等,都赋予了诗人追求理想的象征意义。
晨兴换新衣,视身忽潜愕。
早上起床换上新衣,看到自己忽然感到惊愕。
腹皮雏百摺,髀肉宽一握。
肚皮皱褶如小鸟的翅膀,腿部的肉可以用手握住。
沉痾两年余,衰体半标落。
沉重的疾病持续两年多,身体已经衰弱得不成样子。
且留宿尘垢,莫遣新澡濯。
与其把身体的尘垢洗净,不如让它留在身上。
未澡体尚肥,既濯肌转削。
没洗澡的时候身体还算丰满,洗完澡后肌肉却显得瘦削。
无发已是僧,有骨不如鹤。
头发已经没有,就像个和尚,骨架却不如鹤那样轻盈。
明年方八十,似觉九十著。
明年我才八十岁,却觉得自己像九十岁一样。
寡食幸自清,辟榖底须学。
少吃东西倒使身体保持清瘦,不如学习辟谷的道理。
便可作飞仙,御风上云幕。
这样就可以变成飞仙,驾风而上云端。
如何肥瘠想,犹有秋衣作。
何必再担心肥瘦呢?反正还有这秋衣在。
整首诗围绕着衰老与健康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健康的渴望。通过对身体状况的细致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晨兴”是什么意思?
作者在诗中提到自己身体的状态是?
“无发已是僧”中的“僧”指的是什么?
《秋衣》与《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对比:
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但《秋衣》更关注身体与衰老的关系,而《饮湖上初晴后雨》则通过自然景色映射心境。两者共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