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月台》

时间: 2025-05-07 06:43:49

诗句

下视红尘意眇然,翠栏十二出云颠。

纵眸愈觉心宽大,碧落无垠绕地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3:49

诗词名称: 月台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下视红尘意眇然,
翠栏十二出云颠。
纵眸愈觉心宽大,
碧落无垠绕地圆。

白话文翻译:

俯视尘世,内心感到渺小,
翠绿的栏杆高耸,直出云端。
眺望远方,心情愈发开阔,
碧蓝的天空无边无际,环绕着大地。

注释:

  • 红尘:指凡俗的世界,俗世的烦恼。
  • 意眇然:意思是心中感到渺小、微不足道。
  • 翠栏:指绿色的栏杆,象征着高雅和美丽。
  • 纵眸:纵目远眺,放眼望去。
  • 碧落:指天空。

典故解析:

“碧落”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天空或宇宙,象征着广阔与无垠,常表达诗人对自由与广阔世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年-约1150年),字凝之,号梦窗,晚号云门居士,宋代女词人。她以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著称,是中国古代少数几位杰出的女性词人之一。她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以月台为背景,从高处俯瞰红尘,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逃避尘世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月台》是一首描绘诗人心境的作品。诗的开篇“下视红尘意眇然”便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淡然,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尘世的繁华,心中却感到一丝渺小,暗示着对尘世的无奈与释然。接下来的“翠栏十二出云颠”则通过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翠绿的栏杆与云端的结合,表现了一种高远的追求与境界。诗人在“纵眸愈觉心宽大”的句子中,表达了在高处俯瞰后,内心的开阔与自由,仿佛所有的烦恼都无法抵达他的心灵深处。最后一句“碧落无垠绕地圆”更是将这种心境升华到一种与天地合一的状态,象征着一种无边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对生活的哲思,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清雅,反映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下视红尘意眇然:俯视人世间的纷扰,心中感到渺小无力。
  2. 翠栏十二出云颠:绿色的栏杆高耸入云,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3. 纵眸愈觉心宽大:放眼远眺,心境愈加开阔,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4. 碧落无垠绕地圆:无边的天空环绕着大地,象征着无尽的自由与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下视红尘”与“纵眸”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翠栏”“碧落”等意象,展现了高远的境界和清新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与内心的开阔,传达了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红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苦恼。
  • 翠栏:象征美好与高雅,体现了诗人的追求。
  • 碧落:象征无边的天空,体现诗人的心境开阔与对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尘”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世俗的烦恼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 B

  2. “翠栏”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追求与理想
    B. 现实的束缚
    C. 失败与挫折
    答案: A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以女性视角表现内心情感。
  • 杜甫的《望岳》:展现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朱淑真的《月台》与王维的《终南山》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朱淑真侧重于内心的开阔与超脱,而王维则更多描绘自然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诗词研究论文与书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临安三绝 锦溪 赠黄州官妓 芙蓉城(并叙) 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 书刘景文所藏宗少文一笔画 同年王中甫挽词 赠黄山人 答子勉三首 赠孙莘老七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广字头的字 涣涣 倒八字的字 仙跸 绝世出尘 己字旁的字 讦以为直 弃瑕取用 文字旁的字 团聚 亲离众叛 纡绕 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翼瓦 鱼字旁的字 生花之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