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4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9:19
《贺新郎·下马东山路》
作者:辛弃疾
下马东山路。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
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
试重上岩岩高处。更忆公归西悲日,
正濛濛陌上多零雨。嗟费却,几章句。
谢安雅志还成趣。记风流中年怀抱,
长携歌舞。政尔良难君臣事,
晚听秦筝声苦。快满眼松篁千亩。
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双白鸟,又飞去。
下马在东山的路上,恍惚间感受到风吹拂的情感,回想起千古事。
寂寞的东家丘陵在哪里呢?那缥缈的小亭子像鲁国的旧地。
我试着重登那岩石高处,更加想念朋友归西的悲哀。
正当陌上细雨纷飞的时候,叹息这几篇诗句真是无用。
谢安的高雅志趣如今仍能成趣,回忆起中年时风流的心情,
常常伴随着歌舞。可见君臣之间的事确实很难,
晚间听着秦筝的悲声,满眼都是千亩松竹的景象。
把像渠一样流下的功名泪,算什么呢,还不如做个溪山的主人。
双白鸟,又飞去。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军事将领。他以豪放激昂、清新隽永的词风著称,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贺新郎·下马东山路》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了他对功名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作也反映了辛弃疾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无奈与失望,意在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贺新郎·下马东山路》是一首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的词作。词的开头以“下马东山路”引入,营造出一种回归自然的情境,表达了词人想要逃避尘世纷扰、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接下来的“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中,词人通过对风的描写,传递出对历史的思考和自我情感的升华。
词中“寂寞东家丘何在”展现了词人面对寂寥的感慨与对过去的追忆,结合“缥缈危亭小鲁”,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怀旧的氛围。接着,词人通过“试重上岩岩高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感叹,尤其是“更忆公归西悲日”,展现了对已故友人的深情怀念。
最后几句则是对功名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态度,辛弃疾在这里提出了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认为与其追求功名,不如享受自然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切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的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他对功名的淡泊与对友人的怀念。在纷繁的世事中,词人选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的地点是什么?
词人对已故朋友的思念表现在哪一句?
词中提到的谢安是谁?
辛弃疾 vs. 李清照
辛弃疾的词多表现豪放激昂,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关注;而李清照的词则多描绘细腻情感,反映女性的内心世界。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