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1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18:51
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
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春天懒散是我生病的原因,但在那别院中,乐声四起、歌声不断。
蛛丝遍布在玻璃的灯盏上,更是问起那舞裙和歌扇。
有多少黄莺愁苦,多少蝴蝶怨恨。梦中春天归来却不在意。
杨花也在笑人情淡薄,故意扑面而来沾湿衣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风豪放,情感奔放,常以个人的遭遇和历史的沧桑为题材,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辛弃疾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尤其是在南宋时期,面对金朝的侵略,他的词中常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杏花天·病来自是于春懒》写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春天,春意盎然的季节带来了生机,但同时也让他感到一丝懒散与病态。诗中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生命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辛弃疾的《杏花天·病来自是于春懒》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开头一句“病来自是于春懒”便将春意与自身的懒散情绪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对春天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春天令人向往,万物复苏;另一方面,春天的慵懒却使他感到无力与病痛。接着,他通过“别院笙歌一片”引出外界的喧嚣,描绘出别院中热闹的场景,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出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中“蛛丝网遍玻璃盏”一语,既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繁琐。
后半部分“有多少莺愁蝶怨”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感喟,莺歌蝶舞是春天的象征,但它们的愁苦却与诗人产生共鸣,反映出人世间的情感困扰。最后一句“杨花也笑人情浅”则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杨花在风中飘舞,象征着无常与轻浮,诗人感受到人情的淡薄,似乎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
整首词充满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表现出一种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反映出他对人情冷暖的思考,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病来自是于春懒”中的“春懒”指什么?
“别院笙歌一片”中,诗人是想表达什么?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