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杏花天·病来自是于春懒》

时间: 2025-04-29 11:18:51

诗句

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

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有多少莺愁蝶怨。

甚梦里、春归不管。

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18:51

原文展示

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
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白话文翻译

春天懒散是我生病的原因,但在那别院中,乐声四起、歌声不断。
蛛丝遍布在玻璃的灯盏上,更是问起那舞裙和歌扇。
有多少黄莺愁苦,多少蝴蝶怨恨。梦中春天归来却不在意。
杨花也在笑人情淡薄,故意扑面而来沾湿衣衫。

注释

  • 病来自是于春懒:意指自己因春天的懒散而生病。
  • 别院:指与自己住处不同的院落,暗指一个美好的环境。
  • 笙歌: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歌声则是指人们的歌唱。
  • 蛛丝网遍玻璃盏:形容蛛丝布满了玻璃灯盏,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
  • 杨花:杨树的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风豪放,情感奔放,常以个人的遭遇和历史的沧桑为题材,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辛弃疾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尤其是在南宋时期,面对金朝的侵略,他的词中常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杏花天·病来自是于春懒》写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春天,春意盎然的季节带来了生机,但同时也让他感到一丝懒散与病态。诗中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生命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杏花天·病来自是于春懒》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开头一句“病来自是于春懒”便将春意与自身的懒散情绪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对春天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春天令人向往,万物复苏;另一方面,春天的慵懒却使他感到无力与病痛。接着,他通过“别院笙歌一片”引出外界的喧嚣,描绘出别院中热闹的场景,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出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中“蛛丝网遍玻璃盏”一语,既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繁琐。

后半部分“有多少莺愁蝶怨”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感喟,莺歌蝶舞是春天的象征,但它们的愁苦却与诗人产生共鸣,反映出人世间的情感困扰。最后一句“杨花也笑人情浅”则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杨花在风中飘舞,象征着无常与轻浮,诗人感受到人情的淡薄,似乎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

整首词充满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表现出一种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来自是于春懒:春天的懒散使我感到身体不适,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
  2. 但别院笙歌一片:虽然我感到不适,但在别院中,乐声四起,形成鲜明对比。
  3. 蛛丝网遍玻璃盏:蛛丝布满在灯盏上,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沉寂。
  4. 更问舞裙歌扇:诗人询问舞裙和歌扇,暗示对生活热情的渴望与追问。
  5. 有多少莺愁蝶怨:春天的鸟儿和蝴蝶也感到忧愁,表现出生命的共鸣。
  6. 甚梦里春归不管:梦中春天归来,却不在乎现实的困扰。
  7. 杨花也笑人情浅:杨花轻轻扑面而来,象征着人情的淡薄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懒散与生病相联系,表现出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莺和蝶赋予了愁苦的情感,使自然界的生命与人类的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整首词在句子的结构上保持了和谐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反映出他对人情冷暖的思考,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懒:象征着无所事事的无奈与慵懒。
  • 别院: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
  • 莺蝶: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但又带有愁苦的情感。
  • 杨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反映人情的淡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病来自是于春懒”中的“春懒”指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春天的慵懒
    • C. 春天的忙碌
  2. “别院笙歌一片”中,诗人是想表达什么?

    • A. 自己在享受乐趣
    • B. 外界的热闹与自己的孤独
    • C. 自己的健康
  3.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美好
    • B. 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C. 生命的繁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感伤。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反映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杏花天·病来自是于春懒》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前者侧重于春天的美丽与浪漫,后者则更关注于春天带来的感慨与反思。
  • 辛弃疾的词风豪放且深沉,而张若虚的诗则更加细腻与清丽,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提供了辛弃疾的全部作品与研究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理解提供指导。

相关查询

小重山 宫词·新样梳妆巧 声声慢(梅) 探春令 念奴娇(御制) 声声慢(春) 满庭芳 临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字旁的字 服务业 涕泪交加 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琼糜 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计治 秦晋之缘 随高逐低 采字旁的字 主客颠倒 毛字旁的字 违世异俗 赞许 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呱呱坠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