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日偶题》

时间: 2025-08-06 21:07:23

诗句

芙蓉斜倚胭脂脸,岩桂轻摇金粟花。

愁思不知秋浩荡,一鞭逸兴绕天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21:07:23

原文展示:

秋日偶题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芙蓉斜倚胭脂脸,
岩桂轻摇金粟花。
愁思不知秋浩荡,
一鞭逸兴绕天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芙蓉花似乎斜倚着红润的脸庞,山石间的桂花轻轻摇曳,像金色的粟米花一样。诗人心中愁思弥漫,却不知这无尽的秋意是如此浩荡;一鞭轻扬,兴致横溢,仿佛要去游历天涯。

注释:

  • 芙蓉:指荷花,这里用来形容花的美丽和娇艳。
  • 斜倚:形容花的姿态,仿佛倚靠着什么。
  • 胭脂脸:比喻花的色彩鲜艳,像涂了胭脂的脸。
  • 岩桂:指生长在山岩间的桂花,象征优雅和清香。
  • 金粟花:指桂花,金色的花朵象征着丰收。
  • 愁思:指内心的忧愁和思绪。
  • 浩荡:形容秋天的广阔与深远。
  • 逸兴:指轻松愉悦的兴致。
  • 绕天涯:表示游历四方,追求自由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年-约1150年),字子云,号梦窗,宋代女词人。她以才情出众和感情细腻著称,作品多集中在爱、愁、思等主题。她的词风清丽婉约,充满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收获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内心的愁苦与思绪,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朱淑真的《秋日偶题》以自然景物为引子,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芙蓉斜倚胭脂脸,岩桂轻摇金粟花,描绘了秋天的美丽风景,宛如一幅精致的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秋日的柔美与静谧。而愁思不知秋浩荡则将这种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忧愁形成对比,展现了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互动。最后一句“一鞭逸兴绕天涯”则突显了诗人渴望自由与追求理想的精神,抒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秋日的美景,又有深厚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芙蓉斜倚胭脂脸: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花朵,色彩鲜艳,似乎在展现自己的娇美。
  • 岩桂轻摇金粟花:通过桂花的摇曳,传达出秋天的清新与丰盈。
  • 愁思不知秋浩荡: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外在的秋景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
  • 一鞭逸兴绕天涯: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芙蓉比作胭脂脸,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拟人:描写花的姿态,赋予其生命的特征。
  • 对仗:如“芙蓉”与“岩桂”、“金粟花”与“秋浩荡”,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以及内心的愁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丽与柔情,常用于表现女性的美丽。
  • 岩桂:象征优雅与高洁,代表着诗人的精神追求。
  • 金粟花:象征丰收与希望,寄托着对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芙蓉”指的是哪种花?

    • A. 荷花
    • B. 菊花
    • C. 玫瑰
    • D. 兰花
  2. “愁思不知秋浩荡”中“浩荡”的意思是?

    • A. 流动
    • B. 广阔
    • C. 凶猛
    • D. 细小
  3. “一鞭逸兴绕天涯”中表现的是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忧愁
    • B. 自由
    • C. 忍耐
    • D. 豁达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朱淑真的《秋日偶题》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女性在秋天的情绪。但朱淑真更倾向于描写自然与愁思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多关注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的细腻。两者风格各异,但都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代女词人研究》
  • 《朱淑真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方务德静江所作雪观 鹧鸪天(春情) 鹊桥仙(邢少连送末利) 次东坡先生韵 其四 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 其三 王弱翁与余相遇汉口赋古意赠别 浣溪沙 南台 罢归呈同官 其一 鹊桥仙(为老人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仅容旋马 逆劳 小字头的字 雪窗 骤风急雨 劳逸不均 釒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琴棋书画 游仕 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夜夫妻百日恩 高风劲节 驻轸 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