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6:48
长年忍泪说中原,
望彻中原隔戍垣。
谁遣江淮限南北,
从来宇宙一乾坤。
功名纸上徒虚语,
岁月谁边恐断魂。
老矣叫阍无处所,
倚空长剑与谁论。
整年忍着眼泪谈论中原,
远望中原却隔着戍楼。
是谁把江淮划分南北,
从来宇宙不过是一个乾坤。
功名在纸上只是一纸空谈,
岁月在谁的身边恐怕断了魂。
我已年老叫阍却无所归,
倚着空中的长剑与谁来讨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江淮”及“乾坤”都是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词汇,江淮常用来象征南北的分隔,而“乾坤”则是道教文化中常提到的宇宙观,强调天地一体。
作者介绍:
王柟,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大多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他的诗风常常展现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王柟在诗中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无奈,反映出他对国家分裂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失落。
《登浮光四望亭》通过对中原的眷恋和对南北分隔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家国的忧虑。诗的开头以“长年忍泪说中原”切入,直接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悲伤,显示出诗人心中满怀的无奈和苦楚。随着“望彻中原隔戍垣”的描写,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却又因戍垣而产生隔阂,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谁遣江淮限南北”,则引发了对历史的追问,江淮的划分象征着国家的分裂与动荡。而“从来宇宙一乾坤”则表达了对统一的渴望,暗示着人类本应生活在一个整体的世界中。诗的最后几句则转向个人的反思,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功名的虚无,显示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反映了王柟对历史、对故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中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功名纸上徒虚语”与“岁月谁边恐断魂”的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长年忍泪说中原”意指什么?
“谁遣江淮限南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乾坤”代表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柟与杜甫的作品均表现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与忧虑,杜甫在《春望》中通过“国破山河在”的描写,展现了对国家动荡的深切感悟,而王柟则通过个人的孤独感与历史的反思,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两位诗人在情感基调上有着相似之处,反映了时代的困境与个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