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3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38:39
观梅
作者: 王柟 〔宋代〕
谁见梅花正发时,江天天雪意欲垂垂。
疏枝冷蕊春无几,断水残云意自奇。
疏影偶因明月见,暗香惟有好风知。
何人更起调羹手,莫道功成结子迟。
谁见到梅花刚发芽的时候,江面上空中似乎飘着雪花。
稀疏的枝条和冰冷的花蕊,春天的气息已经不多了,
残水和断云的意境独具奇妙。
梅花的影子偶尔在明月下显现,
它的暗香只有和煦的春风知道。
还有谁能再去用调羹来品尝,
不要说梅子结得晚。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清高,常常与梅兰竹菊并称为“君子四艺”。梅花在严冬中绽放,寓意着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作者介绍:王柟,字子恭,号独醒,生于宋代,曾任职于地方官职。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往往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为特点。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王柟在此时写下此诗,表达了对梅花的热爱,并借梅花的生长状态反映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观梅》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的独特魅力。诗的开头,诗人询问谁能见到梅花发芽的时刻,这一设问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孤寂的春冬交替的氛围。接着描绘了江天雪意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冷清的美感。在“疏枝冷蕊”一句中,诗人使用了“疏”和“冷”这两个词,传达出梅花的孤独与坚韧,正如人们在逆境中的坚持。
诗中“暗香惟有好风知”一句,传达了梅花的香气只有与它亲近的春风才能感受到,这种隐秘的美感与内心的独白使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孤独与清高。最后两句通过调侃的语气表达了对成功的哲思,强调了梅花的生长虽慢,但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并不逊色。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既有对梅花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与成就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象征,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思与哲理,强调了在逆境中坚持的美德和内在的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暗香惟有好风知”句中,“暗香”指的是什么?
诗的开头设问“谁见梅花正发时”,意在引发什么?
“莫道功成结子迟”一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