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1:23
次韵子由种杉竹
散庭空雀噪入檐,
闭门独宿夜厌厌。
似闻梨枣同时种,
应与杉篁刻日添。
糟麴有神熏不醉,
雪霜夸健巧相沾。
先生坐待清阴满,
空使人人叹滞淹。
在寂静的庭院里,空中雀鸟鸣叫着飞入屋檐,
我独自闭门入睡,夜晚显得格外沉闷。
似乎听说梨树和枣树是在同一时节种下的,
应该与杉树和竹子同样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糟粕和酒曲有着神奇的作用,使人醉意全无,
雪霜的滋润使它们显得格外健壮,彼此相得益彰。
老师坐在这里等待着清阴的笼罩,
让每个人都感叹时间的漫长与无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梨枣”和“杉篁”象征着希望与丰收,而“糟麴有神”则隐喻着生活中的小确幸和安逸。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与渴望。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世推崇。苏轼在政治上经历坎坷,但其文学成就依然辉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与友人子由之间的互动中,表现了他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苏轼在诗中通过对植物的描写,反映了他对人生与时光的感悟。
《次韵子由种杉竹》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人生的深入思考。诗开头以“散庭空雀噪入檐”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孤独的夜晚,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生活的感慨。接着,诗人以梨枣、杉竹为喻,表达了对生命力的向往和对自然生长的观察。特别是“糟麴有神熏不醉”,传达出一种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表明即使在不如意的环境中,依然能找到生活的乐趣。结尾以“空使人人叹滞淹”收束,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感叹,也反映了对他人生活状态的理解与共鸣。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独白,展现出苏轼深厚的哲思和对生命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特别是“糟麴有神熏不醉”体现了生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他在孤独中对生命的感悟与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梨枣”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希望与丰收
C. 孤独与沉闷
诗中“糟麴有神熏不醉”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消极
B. 淡然自得
C. 激进
“雪霜夸健巧相沾”中的“雪霜”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磨难与考验
C. 自然的和谐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与王维的自然诗歌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但苏轼更强调生活中的小确幸,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静谧与和谐的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