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5:49
原文展示:
草树秋声合,乾坤夜气生。
念闲无复梦,坐久屡闻更。
未试从长剑,相亲幸短檠。
欠伸聊觅枕,谁会此时情。
白话文翻译:
草木与秋风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天地间夜晚的气息悄然升起。想到闲暇时再也没有梦境,久坐在这里屡次听到时钟的更替。还未曾试着用长剑,幸好有短灯相伴。打个哈欠随意寻找枕头,谁能理解此时的情感呢?
注释:
- 草树:指草木,秋天的树木与草地。
- 乾坤:指天地,代表宇宙。
- 夜气生:夜晚的气息开始产生,暗示秋季的凉意。
- 念闲:思念闲暇时光。
- 无复梦:再没有梦境的出现。
- 屡闻更:屡次听到报时的钟声。
- 长剑:比喻心中的志向或理想。
- 短檠:小灯,象征微弱的光明。
- 欠伸:打哈欠,表示疲倦。
- 觅枕:寻找枕头,暗示渴望休息。
- 谁会此时情:谁能理解此时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元白,号白石,宋代诗人。张镃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诗与咏物诗,作品多体现出一种淡然的情怀与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秋天是一个让人感怀的季节,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歌鉴赏:
《题画二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一个关于孤独与思考的秋夜场景。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秋声和夜气的交融,营造出浓厚的秋意,令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略显沉重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念闲无复梦”,表达了对往昔闲适时光的怀念,却又发现如今的自己只能静坐而无梦可追,内心的孤独感愈加明显。
在“未试从长剑,相亲幸短檠”中,诗人用“长剑”象征理想与抱负,虽然没有实践,但在这短暂的夜晚,仍然有微弱的光亮与温暖相伴。最后两句“欠伸聊觅枕,谁会此时情”揭示了诗人对生活中孤独与难以诉说的情感的反思,似乎在问,谁能理解这种深藏在心中的情感呢?
整首诗用意象的对比与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树秋声合:秋天的草木与风声交融,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乾坤夜气生:天地之间,夜晚的气息渐渐升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念闲无复梦:思念过去的闲暇时光,却发现如今无法再做梦。
- 坐久屡闻更:长时间坐着,反复听到钟声更替,增加了孤独的感觉。
- 未试从长剑:虽然没有去追求理想和抱负,但仍心存希望。
- 相亲幸短檠:在这样的夜晚,幸好有微弱的灯光相伴。
- 欠伸聊觅枕:打个哈欠,随意寻找休息的地方。
- 谁会此时情:感叹无人能理解此刻的心情,表达深深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树秋声合,乾坤夜气生”,前后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长剑与短檠的对比,象征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 拟人:秋声与夜气的交融,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夜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长剑:象征追求与理想,暗示未实现的抱负。
- 短檠:象征微弱的希望与陪伴,尽管光线微弱,却让人感到温暖。
- 梦: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剑”象征什么?
- A. 理想与追求
- B. 现实的重压
- C. 时间的流逝
- D. 秋天的气息
-
诗人感叹“谁会此时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过去的怀念
-
诗中“草树秋声合”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春天的生机
- B. 夏天的繁茂
- C. 秋天的宁静
-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月夜表达思念之情,但杜甫的作品更显沉重,主要关注家庭与国家的责任感。
- 《静夜思》:李白在静谧的夜晚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直白而深厚,与张镃的细腻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