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一 桂隐》

时间: 2025-05-04 10:04:02

诗句

未说花开好,团看叶自奇。

明朝非愿避,爱树恐相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4:02

原文展示: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一 桂隐
作者: 张镃 (宋代)

未说花开好,团看叶自奇。明朝非愿避,爱树恐相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并没有说花开时的美好,反而聚焦在叶子的奇特上。明天我并不想回避这个地方,但因为我爱这棵树,怕与它分离。


注释:

字词注释:

  • 未说:没有提到。
  • 花开好:花开时的美好情景。
  • 团看:团聚在一起观看。
  • 叶自奇:叶子本身就很奇特。
  • 明朝:明天。
  • 非愿避:并不想避开。
  • 爱树:喜爱这棵树。
  • 恐相离:害怕与它分开。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桂”可以联想到桂花,象征着清香和高洁。在古代文学中,桂花常常与思乡、友谊和纯洁的情感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是宋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现对自然的观察与感受。他的诗风格清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镃隐居桂树下的时光,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桂树的深情眷恋。桂树作为一种象征,承载着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桂”为起点,透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桂树的热爱。开头并没有直接描写花开的美好,而是强调了叶子的奇特,这种转折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意的并不仅仅是表面的美,而是深层的生命力和自然的独特魅力。诗中“明朝非愿避”一句,流露出诗人对桂树的依恋,他并不想与这棵树分离,这种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眷恋。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字句,蕴含了浓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理解与热爱,也让人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说花开好:未提及花开的美丽,暗示诗人的心中更在意其他事物。
  • 团看叶自奇:聚在一起观看叶子,展示了叶子的独特之处,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关注。
  • 明朝非愿避:表明诗人对离开的不情愿,体现了对桂树的依恋。
  • 爱树恐相离:深情地表达了对树的热爱和对分离的恐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桂”象征美好与高洁。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树木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香气和思念。
  • :代表生命的奇特与生机。
  • :虽未直接提及,但暗示着美好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桂”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思乡
    C. 高洁

  2. “明朝非愿避”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想要离开
    B. 依依不舍
    C. 喜欢旅行

  3. 诗中提到的“叶自奇”是什么意思?
    A. 叶子很普通
    B. 叶子很美
    C. 叶子独特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中也表现了对自然的独特感受与人生哲理,而杜甫的《春望》则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务中壁 次韵安州冕行寄传师 次韵米元章斋居即事 无题二首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宁浦书事六首 送王元龙赴泗州 陈用之学士挽词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隹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午节 惠子知我 总部 成熟 翻然改进 非罴非熊 披沥赤忱 二十四友 定远 包含措的词语有哪些 釜底抽薪 包含炫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