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难复加仆虽未睹》

时间: 2025-07-26 20:51:56

诗句

金阙银城仙客居,欲传消息问麻姑。

蓬莱无物堪为信,翦寄苍龙一握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51:56

原文展示

金阙银城仙客居,
欲传消息问麻姑。
蓬莱无物堪为信,
翦寄苍龙一握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仙境,金色的宫阙与银色的城池是仙客的居所。我想传递消息去询问麻姑(传说中的女仙)。然而,蓬莱山上没有什么真实的东西可以作为信物,只能用一条剪下的苍龙须来寄送。

注释

  • 金阙:指金色的宫阙,象征着仙界的华丽和尊贵。
  • 银城:指银色的城池,和金阙相映成趣,代表着仙人的居所。
  • 麻姑:古代传说中的女仙,常被视为长寿和不老的象征。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人们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 翦寄:剪下的意思,寄送则是指传递信息。

典故解析

  • 金阙银城:在古代诗词中,金阙和银城常用来形容仙境或神仙居所,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 麻姑:她是道教神话中的人物,常被描绘为长生不老的象征,传递着人们对长寿的渴望。
  • 蓬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蓬莱是象征长生不老的仙境,常与神仙传说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强调历史对政治的指导意义。其作品风格沉稳,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创作背景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是司马光在某种情境下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长生的追求。诗中表达了对仙人的希冀和对世俗的超脱,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神秘世界的憧憬。诗中的金阙银城构成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居环境,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想向麻姑发出求问,代表了他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对世俗生活的渴望逃避。然而,蓬莱的虚无和信物的缺失又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通过对苍龙须的隐喻,诗人表达了在无可寄托的情况下,仍希望与神灵沟通的强烈愿望。这种向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阙银城仙客居:描绘一个华丽的仙境,设定了诗的基调。
  • 欲传消息问麻姑: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神秘存在的渴望。
  • 蓬莱无物堪为信:蓬莱岛的虚无让人感到失落,暗示理想的无奈。
  • 翦寄苍龙一握须:用苍龙须作为信物,表明即使没有真实的寄托,仍希望通过某种形式与神灵沟通。

修辞手法

  • 比喻:金阙和银城比喻仙人的居所,创造了理想化的仙境形象。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象征:蓬莱、麻姑等意象象征着长生的理想和对超脱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超越现实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阙:象征着尊贵和理想。
  • 银城:代表着美好与神秘。
  • 麻姑:长生不老的象征。
  • 蓬莱:理想与幻想的代表。
  • 苍龙须:作为信物的象征,意指联系神灵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阙”象征什么? A. 普通住宅
    B. 仙人的居所
    C. 战争的城池

  2. “翦寄苍龙一握须”中的“苍龙须”象征什么? A. 真实的信物
    B. 与神灵沟通的渴望
    C. 自然的力量

  3. 诗中提到的“麻姑”是谁? A. 传说中的女仙
    B. 普通人
    C. 男性神仙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梦李白二首》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由。
  • 杜甫《梦李白二首》:对友人的怀念与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眼儿媚 舟雨 眼儿媚·惨云愁雾罩江天 眼儿媚·深闺小院日初长 眼儿媚 眼儿媚 眼儿媚 江上 眼儿媚 感春 眼儿媚·芙蓉帐冷翠衾单 眼儿媚·翠帘低护郁金堂 眼儿媚·东风拂槛露犹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年 不悱不发 无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包含拘的词语有哪些 闭门塞窦 旁征博访 贯彻始终 贝字旁的字 莫兹为甚 析圭 闻义而徙 包含完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松罗 三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