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51
蔡水仅成波,不若江湖濬。
诚无顷侧忧,缆弱终难进。
这条小船行驶在浅薄的水面上,水波荡漾,却比不上宽广的江湖。
虽然没有心头的忧虑,但船缆太脆弱,依然难以前进。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作者通过对比小河与江湖的宽广,表达了对航行环境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人生航行的隐喻。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闻名,是古代重要的史学家之一,其诗歌风格多以沉稳、清丽著称。
这首诗写于船行之际,表达了在航行中遇到的困难与对环境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在政治和生活中的一丝无奈和对未来的思考。
《船行遇风》是一首描绘航行遭遇困难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水域的描绘,展现了行船的艰难与内心的忧虑。开头以“蔡水仅成波”引入,表现出小河的狭窄与波澜,给人一种受限的感觉。而“江湖濬”则是对比,显示出更为宽广的航行场所,隐喻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两句“诚无顷侧忧,缆弱终难进”则表达了内心虽无忧虑,但因外部条件的脆弱而难以前进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也映射出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与挑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
诗歌通过描绘航行的艰难,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外部环境时的无奈与坚持。
诗中提到的水流是“蔡水”还是“江湖”?
诗人心中是否有忧虑?
诗中提到的“缆弱”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