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1:1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1:11:28
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同用淹字)
客有东征者,夷门一落帆。
二年方得到,五日未为淹。
在浚旌重葺,游梁馆更添。
心因好善乐,貌为礼贤谦。
俗阜知敦劝,民安见察廉。
仁风扇道路,阴雨膏闾阎。
文律操将柄,兵机钓得钤。
碧幢油叶叶,红旆火襜襜。
景象春加丽,威容晓助严。
枪森赤豹尾,纛吒黑龙髯。
门静尘初敛,城昏日半衔。
选幽开后院,占胜坐前檐。
平展丝头毯,高褰锦额帘。
雷捶柘枝鼓,雪摆胡腾衫。
发滑歌钗坠,妆光舞汗沾。
回灯花簇簇,过酒玉纤纤。
馔盛盘心殢,醅浓盏底黏。
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咸。
福履千夫祝,形仪四座瞻。
羊公长在岘,傅说莫归岩。
眷爱人人遍,风情事事兼。
犹嫌客不醉,同赋夜厌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东征的客人在汴州的场景。客人刚从夷门出发,经过两年才回到故乡,才五天未曾淹没在思乡的情感中。在重新装饰的馆舍里,心中因好善乐而显得谦和有礼。当地的风俗敦厚,民众安宁而清廉。仁爱的风气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土地。文治武功并重,城门静谧,尘埃渐渐沉落,日落时分的景象宛如画卷。诗中还描绘了宴会的盛况,乐器声声,舞姿翩翩,佳肴美酒相伴,令人陶醉。最后,虽然众人齐聚,但仍旧觉得客人未醉,大家同赋诗作乐,尽情享受这安宁的夜晚。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通俗易懂而广受欢迎。他的诗风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特别关注社会民生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白居易任汴州刺史期间,他以诗歌抒发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安定,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以丰富的细节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繁荣的汴州,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安定与民生幸福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整首诗歌结构严谨而富有韵律感。
从“风情事事兼”的描写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宴会的场景通过音乐、舞蹈和美食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欢快、和谐的氛围。尤其是“馔盛盘心殢,醅浓盏底黏”,不仅展现了物质上的丰盛,更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另一方面,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尤其是在最后一句“犹嫌客不醉”的自我反思,表明即使生活美好,但仍希望能在欢聚中找到更深的满足。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社会繁荣、民生安宁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细腻关注与思考,展现了人们在美好生活中的欢聚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夷门”指的是:
诗的最后一句“犹嫌客不醉”表达了什么含义?
答案:1. A;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