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5:54
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
白居易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
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赤城别松乔,黄閤交夔龙。
俛仰受三命,从容辞九重。
出笼鹤翩翩,归林凤雍雍。
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
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
丹灶烧烟煴,黄精花丰茸。
蕙帐夜琴澹,桂尊春酒浓。
时人不到处,苔石无尘踪。
我今何为者,趋世身龙钟。
不向林壑访,无由朝市逢。
终当解尘缨,卜筑来相从。
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
郑君追求自然,心胸宽广如虚白。
吸取那清澈的精华,凝聚成冰雪的容颜。
大君贞元时期,求贤的人才使得时局和谐。
小舟轻入翠绿的山谷,迎接在天台峰下。
赤城与松树分开,高阁与夔龙交融。
俯仰间接受三命,从容地辞去九重天的职务。
出笼的仙鹤翩翩起舞,归林的凤凰雍雍而至。
在火中辨别良玉,经历霜雪才能识得贞松。
新居寄情于楚山,山色碧绿溪流潺潺。
丹灶里烟雾袅袅,黄精花儿丰盛茂密。
蕙帐夜间琴声悠扬,桂酒春光醇厚浓郁。
世人难以到达之地,苔石上没有尘埃的踪迹。
我今在此做什么,趋向世俗已如龙钟。
不向林间山壑探访,无缘在朝市中相逢。
终究会解开尘世的束缚,择地筑居与你相伴。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其风格平易近人,关注民生,倡导自然。白居易的诗歌常以叙事和抒情为主,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期,白居易经历了政治的波折,辞去官职后选择隐居,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对隐居生活的理想追求,诗中通过对郑君隐居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用“虚白生心胸”来描绘郑君的心境,表现出一种洒脱和宁静。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描绘郑君的隐居环境,后半部分则流露出诗人自身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善用自然景物来映衬人情,借“出笼鹤翩翩,归林凤雍雍”表现出一种从容自在的隐士生活。通过“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强调经历风霜的磨炼才能识得真情与真心,表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全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反映出唐代文人追求高洁生活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以下哪个意象在诗中象征隐士的高洁生活?
A. 丹灶
B. 仙鹤
C. 黄精
D. 桂酒
诗中提到的“贞元”指的是哪个时期的年号?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元代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向往
B. 反感
C. 无所谓
D. 感到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