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17
妙喜何曾断取,
竺峰几日飞来。
乞与溪山暮宿,
都教浓翠成堆。
妙喜何曾断取,
(妙喜从未被断绝,)
竺峰几日飞来。
(竺峰几日之间飞来。)
乞与溪山暮宿,
(希望能在溪山中度过黄昏,)
都教浓翠成堆。
(让浓郁的绿色汇聚成堆。)
刘一止,字梦阮,号一止,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闲适的生活态度。
此诗可能是在某次游历中,诗人欣赏自然风光后所作,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妙喜何曾断取,竺峰几日飞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深处那种美好愉悦的追求,似乎在暗示这种快乐是永恒的,像是自然中飞来的山峰,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接下来的“乞与溪山暮宿”,则是诗人渴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愿望,希望能在溪水与山间度过一个宁静的黄昏,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依恋。
最后一句“都教浓翠成堆”,以浓郁的绿色作为意象,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整体来看,诗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强烈的自然情怀,展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反映了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宁静与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竺峰”象征什么?
“乞与溪山暮宿”中,诗人希望与什么一起度过黄昏?
诗中“浓翠”代表了什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肃穆;而刘一止的诗则表现出对春天的生机盎然的向往。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