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0:58
五十少公卿,三十老举子。
世间老与少,不必较年齿。
我观宦达人,颜色自丰美。
癯者忽易腴,变化一日耳。
人言老再少,信是有此理。
我为老诸生,流落逾二纪。
四十又过四,淟涊百僚底。
说老已十年,何况真老矣。
壮气推幽忧,发白面目缁。
宁有再少时,一衰乃如此。
何郎穷过我,齿发亦相似。
闲居傲轩裳,臞腹满经史。
时时吐光焰,丽句落窗几。
谁家肯终惠,试此足千里。
空令坐穷独,阁户今扫轨。
宦达世共慕,闲旷我所喜。
丈夫生世间,要自发奇伟。
富贵何足云,功名半张纸。
古来傲世士,良是穷乃止。
未有如子年,忼慨隐廛市。
我不愧公卿,愧此少居士。
五十岁的人往往被称为少公卿,三十岁的人则被视为老举子。在世间,不必太较较年龄的大小。我观察那些宦海浮沉的人,面色总是显得丰盈美丽。瘦弱的人突然变得丰腴,这种变化不过是一天的事。人们说老了又回到年轻的状态,这话我信是有道理的。对于我这个已经老去的学子,已在世间漂泊了二十多年。四十岁又经历了四年,身边的同僚也都在逐渐衰老。说我老了已经十年,何况是真正的老年。年轻的气概驱散内心的忧愁,白发和黯淡的面庞交替出现。再年轻的时候,何以如此衰老?何郎的境遇比我更穷,牙齿和头发也都相似。闲居在高雅的衣裳下,瘦弱的肚子里满是经史典籍。时常吐出光彩的句子,优美的诗句落在窗几上。谁家愿意终身惠顾,试想这足以走千里。空让自己孤独地坐着,楼阁的门如今已被打扫。世间宦达的人都在追慕,闲适的生活正是我所喜欢。男子汉在世间,要自我发掘出奇伟的成就。富贵算不了什么,功名不过半张纸。自古以来傲视世俗的士人,往往都是在穷困中止步。没有一个人像你这么年轻,心中充满忿慨在市井间隐居。我不愧为公卿,但愧对这位年轻的居士。
刘一止(约1055年-1130年),字梦熊,号一止,南宋诗人,曾任官员,后隐居于世,作品多反映当时士人的情感与生活。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对前途的迷茫,刘一止在诗中表达了对自身年龄与社会地位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年轻人理想抱负的赞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老与少”的不同人生境遇,探讨了年龄、成就与内心情感的复杂关系。开篇便提出“世间老与少,不必较年齿”,强调年龄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接着,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反思了自己在岁月流逝中的变化,表达出对生命的沉思与无奈。诗中反复提及的“宦达”和“闲旷”,展示了作者对世俗功名的蔑视,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语言运用上,诗人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尤其在结尾部分,诗人以“我不愧公卿,愧此少居士”收尾,既表达了对年少的敬佩,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形成了深刻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独立,反映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诗中提到的“老与少”主要是指什么?
A. 年龄
B. 经验
C. 财富
D. 朋友
诗人对于“富贵”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蔑视
C. 渴望
D. 忽视
诗中“我不愧公卿,愧此少居士”的意思是什么?
A. 感到自豪
B. 感到羞愧
C. 感到悲伤
D. 感到满足
答案:1. A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