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4:46
塞叶声悲秋欲霜,寒山数点下牛羊。
映霞旅雁随疏雨,向碛行人带夕阳。
边骑不来沙路失,国恩深后海城荒。
胡儿向化新成长,犹自千回问汉王。
贵主和亲杀气沉,燕山闲猎鼓鼙音。
旗分雪草偷边马,箭入寒云落塞禽。
陇月尽牵乡思动,战衣谁寄泪痕深。
金钗谩作封侯别,劈破佳人万里心。
月冷榆关过雁行,将军寒笛老思乡。
贰师骨恨千夫壮,李广魂飞一剑长。
戍角就沙催落日,阴云分碛护飞霜。
谁知汉武轻中国,闲夺天山草木荒。
《塞下三首》主要描绘了边塞的秋景、战争的凄凉和思乡之情。诗中描绘了边疆的秋意渐浓,牛羊稀疏,雁阵随雨而来,夕阳映照行人。边疆的骑兵无法前来,国恩未能惠及,城池荒凉。胡人的孩子们在新环境中成长,却仍然在问汉王的事。贵族通过和亲政策来缓和杀气,燕山的狩猎鼓声时隐时现。诗人感慨乡思,月光下的榆关,寒笛声声,令人思念故乡。最后提到贰师的骨恨和李广的英魂,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悲凉。
作者介绍:沈彬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描写边塞生活和战争场景,风格豪放,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象和士兵的思乡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塞下三首》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的秋天与战士的心境。诗中开篇以“塞叶声悲秋欲霜”引入,直接带出悲凉的秋意,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描绘牛羊稀疏,暗示战争的影响。旅雁随雨而来,夕阳下行人孤独的身影,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孤独感与思乡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如李广)和对战争的反思,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特别是“谁知汉武轻中国,闲夺天山草木荒”一句,深刻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历史的反思,令人深思。整首诗在悲秋的意象中,融入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情感层次丰富,极具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秋景和士兵的思乡情,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孤独与无奈,同时展现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命运的思考。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