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1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17:09
原文展示:
七月旦日晚登湘南楼 张栻 〔宋代〕
又书稍去眼,日夕是微凉。 高楼一徙倚,清风为我长。 渔父荫深樾,归人度浮梁。 仰看河汉明,俯视群山苍。 平生会心处,於此故难忘。 旧闻水东胜,岩峦发天藏。 岂无一日暇,勇往聊徜徉。 民瘼未渠补,况敢怀乐康。 天边云物佳,似复为雨祥。 秋成傥可期,岁晚或自强。 当从农家鼓,一历水云乡。
白话文翻译:
渐渐地,书本从眼前移开,傍晚时分带来了微微的凉意。 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清风似乎为我而生,长久不息。 渔夫在浓密的树荫下休息,归家的人们跨过浮桥。 抬头仰望,银河清晰可见,低头俯瞰,群山苍翠。 这一生中,让我心领神会的地方,至今难以忘怀。 曾听说水东的美景,岩石和山峦仿佛隐藏着天地的秘密。 难道没有一天的闲暇,勇敢地前往,随意漫步。 民众的疾苦尚未得到解决,我怎敢怀有安乐的念头。 天边的云彩看起来很美,似乎预示着雨水的吉祥。 如果秋天能有好的收成,晚年或许还能自强不息。 我将随着农家的鼓声,一路经历水云之间的乡野。
注释:
诗词背景:
张栻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这首诗创作于七月的一个傍晚,诗人登上湘南楼,远眺自然景色,内心感慨万千。诗中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透露出诗人对民众疾苦的关切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通过“清风”、“河汉”、“群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人的情感在自然景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深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诗中的“平生会心处”和“民瘼未渠补”等句,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民众疾苦的关切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诗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责任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清风为我长”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内容的关切? A. 自然美景 B. 民众疾苦 C. 个人情感 D. 社会风气
诗中的“天边云物佳,似复为雨祥”预示着什么? A. 雨水的吉祥 B. 战争的胜利 C. 疾病的痊愈 D. 旅行的顺利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