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成》

时间: 2025-04-30 03:47:51

诗句

公庭过午无余事,退食归来默坐时。

晴日半窗香一缕,阳来消息只心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47:51

原文展示:

偶成 张栻 〔宋代〕

公庭过午无余事,退食归来默坐时。 晴日半窗香一缕,阳来消息只心知。

白话文翻译:

在官府的庭院度过午时,没有多余的事务,退食归来后静静地坐着。 晴朗的日子里,半开的窗户透进一缕香气,阳光带来的消息只有内心知晓。

注释:

  • 公庭:官府的庭院。
  • 过午:指时间过了中午。
  • 退食:指官员下班回家吃饭。
  • 默坐:静静地坐着。
  • 晴日:晴朗的日子。
  • 半窗:半开的窗户。
  • 阳来消息:阳光带来的信息或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内心体验和道德修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官府工作后归家的宁静时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公务之后的宁静心境。首句“公庭过午无余事”直接点明了时间的宁静和事务的清闲,为后文的内心体验铺垫了基调。第二句“退食归来默坐时”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归家后的状态,默坐之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自省。第三句“晴日半窗香一缕”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将外在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相融合,香气的细腻感受更是增添了诗意的美感。最后一句“阳来消息只心知”则巧妙地将阳光的温暖与内心的感受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家追求内心平和与道德修养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公庭过午无余事”:直接描述了作者在官府度过午时,没有多余的事务,显得非常清闲。
  • 第二句“退食归来默坐时”: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下班回家后的状态,默坐之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自省。
  • 第三句“晴日半窗香一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外在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相融合,香气的细腻感受更是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 第四句“阳来消息只心知”:巧妙地将阳光的温暖与内心的感受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阳光赋予了传递消息的能力,如“阳来消息只心知”。
  • 意象:通过“晴日半窗香一缕”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公务之后的宁静心境和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体现了宋代理学家追求内心平和与道德修养的境界。

意象分析:

  • 晴日:象征着光明和温暖。
  • 半窗香一缕:通过香气的细腻感受,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公庭过午无余事”描述了什么情景? A. 作者忙碌的工作日 B. 作者清闲的午后时光 C. 作者在官府的庭院度过午时 D. 作者在官府忙碌的午时 答案:C

  2. 诗中“阳来消息只心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阳光带来的信息只有内心知晓 B. 阳光带来了好消息 C. 阳光带来了坏消息 D. 阳光带来了温暖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体现了理学家对内心修养的追求。
  • 吕祖谦的《秋日偶成》:通过秋日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省。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偶成》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体现了理学家对内心修养的追求,但张栻的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朱熹的诗更侧重于读书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梦上天(此后十首,并和刘猛) 卢头陀诗 寄赠薛涛 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因有酬答 早春寻李校书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 邮竹 和乐天秋题曲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頁字旁的字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包含眷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祸端 鼠字旁的字 礼胜则离 包含协的成语 讪脸 仪司 高压线 包含挤的词语有哪些 归华别业 招是揽非 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洪渠 支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物伤其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