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6:52
城北初夏
归子慕 〔明代〕
三见草木荣,栖栖犹未旋。
偶与城市远,因耽此地偏。
独馆背清池,一无俗事牵。
晨兴课书罢,日午蛙声喧。
出门见新秧,微绿映远田。
久晴初得雨,稚子亦欣然。
田父说岁占,今兹定有年。
物情既如此,予乐复何言。
在初夏时节,我多次看到草木繁茂的景象,然而我仍然不愿离开。偶尔与繁华的城市保持距离,因此更加沉醉于这片宁静的土地。独自住在清池背后,没有任何世俗的事务牵挂。清晨起床后读书,正午时分听见蛙声喧闹。走出门外,见到新插的稻秧,微微的绿色映衬着远处的田野。经过长时间的晴天,终于迎来了甘霖,小孩子们也欢欣鼓舞。田里的农夫说,今年的丰收已然预定。既然万物如此,我心中也无话可说,只剩快乐。
归子慕,明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乡村的美丽景象。
《城北初夏》创作于初夏,描绘了诗人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表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风光的赞美。
《城北初夏》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草木繁茂、蛙声喧闹和新秧映衬的描写,传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依恋。诗中的场景充满了生机,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活泼的田园画卷。
诗的开头三句以“草木荣”的景象引入,表达了诗人对初夏生机的感受,接着通过与城市的对比,突显出乡村的宁静与纯粹。后半部分则通过“晨兴课书罢,日午蛙声喧”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快乐,生动地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称的方式,前半部分展示了自然的秀美,后半部分则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情感的交流,最终以“予乐复何言”结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情与诗意,令人向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描绘了宁静的乡村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传达了一种乐观和满足的生活态度。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画,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满足。
诗中提到“晨兴课书罢”,表示什么?
A. 诗人早上起床读书后
B. 诗人早上不想读书
C. 诗人早上去田里工作
诗人对城市的态度是:
A. 向往
B. 厌恶
C. 疏远
“久晴初得雨”中的“雨”象征着:
A. 悲伤
B. 满足与希望
C. 忧愁
可以对比《城北初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田园生活的宁静,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秋天的萧瑟,而归子慕则以初夏的生机为主,展示了不同季节的自然风貌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