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青玉案·当年万里龙沙路》

时间: 2025-08-12 02:16:56

诗句

当年万里龙沙路。

载多少、离愁去。

冷压层帘云不度。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

曾记江边丽人句。

异县相逢能几许。

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02:16:56

原文展示

青玉案·当年万里龙沙路
作者: 赵彦端 〔宋代〕

当年万里龙沙路,
载多少离愁去。
冷压层帘云不度,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
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
曾记江边丽人句,
异县相逢能几许。
多情谁料,
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

白话文翻译

当年我们走过那条万里的龙沙路,
不知道承载了多少离愁。
冷风压着层层帘幕,云彩无法穿越,
那芙蓉花似双带,垂杨似娇髻,
琴弦刚刚调好时。
花朵在东风的傍晚凝立。
曾经记得江边的美丽女子吟唱的诗句,
在异乡相逢又能有几次呢?
多情的人谁能预料,
在琵琶洲畔,我们共醉于清明的细雨中。

注释

  • 龙沙路:指的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离愁:离别时的忧愁。
  • 冷压:形容冷风压迫,气氛忧郁。
  • 芙蓉双带:比喻芙蓉花如双带般美丽。
  • 垂杨娇髻:形容垂杨树的柔美和女子的发髻,暗示娇媚。
  • 弦索初调:指乐器刚刚调好,暗示即将开始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词作而闻名。赵彦端的词风细腻柔美,常表现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正值江南水乡的繁荣时期,社会经济的富庶使得人们的情感更加细腻。词中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情感的高度关注。

诗歌鉴赏

《青玉案·当年万里龙沙路》是赵彦端的一首经典词作,表达了离别、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词人对往事的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词的开头便以“当年万里龙沙路”引入,营造出一种悠远的历史感,让人思绪飞扬。接着,词人通过“冷压层帘云不度”描绘出一种孤寂和压抑的氛围,营造出离愁的沉重感。而“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则恰到好处地引入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形成了一种对比,使得离愁与美好交织在一起。

在“曾记江边丽人句”中,词人通过回忆与美丽女子的相逢,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此处不仅是对往昔的一种怀念,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最后一句“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依依不舍。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宋代词人的风采,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年万里龙沙路:回忆过去的漫长旅程,象征着离别的艰辛。
  2. 载多少离愁去:承载了多少离愁与思念。
  3. 冷压层帘云不度:形容冷风压迫,忧伤的气氛让人心情沉重。
  4.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通过美丽的花朵和树木形象,展现自然的柔美与娇媚。
  5. 弦索初调处:音乐刚刚开始,暗示着新的情感即将浮现。
  6. 花凝玉立东风暮:花朵在东风中静立,象征着静谧与思考。
  7. 曾记江边丽人句:回忆起曾经的美丽诗句,充满了温情。
  8. 异县相逢能几许:在不同的地方相遇的机会是多么难得。
  9. 多情谁料:对于情感的不可预测感到无奈。
  10. 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在琵琶洲的雨中共饮,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芙蓉双带”,形象生动,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拟人:如“花凝玉立”,赋予花朵以人的特征,增加情感色彩。
  • 对仗:如“冷压层帘云不度,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沙路:象征着艰难的离别之路。
  • 芙蓉:常象征美丽与爱情。
  • 琵琶洲:代表着音乐与欢聚的地方。
  • 清明雨:象征着温柔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龙沙路”主要象征什么?

    • A. 美好回忆
    • B. 离别与思念
    • C. 自然风光
    • D. 音乐演奏
  2. 填空题:诗中“曾记江边丽人句”,体现了对____的怀念。

  3. 判断题: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答案

  1. B
  2. 美丽女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同样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主题涉及离愁别绪,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青玉案·当年万里龙沙路》《念奴娇·赤壁怀古》均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个人情感,后者则反映了历史的浩瀚与个人的渺小。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比较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文章及研究论文

相关查询

望夫石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六登黄楼 自历阳泛江至赤埭访别曹解 题流香亭 怨三三 和别清凉和上人 送王西枢出镇郑圃八首之五 绮筵张 菩萨蛮(十一之三) 历阳十咏之十平痾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字头的字 浴室 通便 蛇眉鼠眼 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节两寿 宽猛相济 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修性 戈字旁的字 冲天鹤 火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截开头的成语 包含陋的成语 华结尾的成语 瓦字旁的字 嬖近 为德不卒 孙庞斗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