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6:34
燕归梁(高平调)
作者: 张先 〔宋代〕
去岁中秋玩桂轮。
河汉净无云,今年江上共瑶尊。
都不是去年人。
水精宫殿,琉璃台阁,红翠两行分。
点唇机动秀眉颦。
清影外见微尘。
去年中秋节时,我们在月亮下游玩。
银河清澈,没有云彩,今年在江上共饮美酒。
但此时的人已不是去年的人了。
那水晶宫殿,琉璃的台阁,红绿两行的分隔。
轻轻撅起嘴唇,眉头微微皱起。
她的清丽身影隐约可见,似有微尘浮动。
这首诗提及的“中秋”、“银河”等元素,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承载着月亮、团圆的主题。中秋节是传统的团圆节,唐诗宋词中常有表现。
张先,字宗道,号惭愧,宋代词人,曾任翰林学士,诗词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及人情。
这首词作于中秋佳节,表达了作者对往年团圆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燕归梁》以中秋为背景,诗人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情景,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清澈的银河与华丽的建筑,展现了优美的景致,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词句中“都不是去年人”一句,突显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仿佛在提醒读者珍惜当下。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张先的《燕归梁》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张先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而苏轼则更多表现出豪放的情怀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