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15
缥缈蓬莱拥翠寒,
百年营取屋千间。
黄庭殿矗烟霞老,
瀛屿堂幽日月闲。
水泛花阴藏辇路,
墙分柳色护仙关。
林家梅冢陈家柏,
万古流芳镇此山。
这首诗描绘了孤山的美丽景色:缥缈的蓬莱仙境与寒翠的山色交融在一起,历经百年积累而建成的千间房屋,黄庭殿矗立在烟霞之中,显得古老而庄重;瀛屿堂幽静,日月交替,时光悠然。在水面上,花影摇曳,仿佛隐藏着通往王宫的道路;墙边的柳树映衬着仙境的阡陌。诗人提到林家和陈家的梅冢和柏树,象征着这些家族的历史与声望,将这座山的名声传颂千古。
董嗣杲,字子嗣,号竹山,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历史的关注,风格清新自然,充满哲理。
孤山是杭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此诗写于诗人游历孤山时,结合了个人的感受与历史文化的沉淀,表现了对孤山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
《孤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文历史的深刻反思。缥缈的蓬莱与翠寒的山色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的“黄庭殿”与“瀛屿堂”不仅是具体的建筑,更象征着道教文化的悠久与智慧。
诗人通过描绘水面上的花影和墙边的柳色,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提到的林家梅冢和陈家柏,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表达了对古人风范的敬仰。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哲理思考,是一首值得认真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山的自然美与人文历史,表现了对自然的敬仰与对历史的思考,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黄庭殿”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水泛花阴藏___”描绘了水面上的美丽景象。
判断题:整首诗只描绘了孤山的自然景色,没有涉及人文历史。(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