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3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30:07
原文展示:
大木山 李廌 〔宋代〕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銛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 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 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 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
白话文翻译: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 (十洲和三座神山,广袤厚重地盘踞在地轴上。)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 (不知它们高多少寻,沧海触及它们的脚下。)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 (游心如同太空,看待它们如同芥子小米。)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你家的三木山,包裹起来只需一握。) 銛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 (锋利锐利称为奇锋,凹陷的岩石如同云雾缭绕的峻谷。)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 (收敛心神如同蚂蚁,观看这些如同山陵陆地。)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 (高低不平如同九地,何止是战蛮触。)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 (老苏记载的木山,远在右蜀万里之外。)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 (立在那里放置在庭院,高耸可以映照房屋。)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 (大小虽然相差悬殊,真假却是同族。) 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 (因为形状而产生强名,同样是千岁木。) 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 (你家在襄城的野外,环绕城郭的山峦拥抱绿色。) 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 (巍然屹立在岭外,自然有真正的六六。)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格多变,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自然意象,表达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十洲三神山和君家三木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思考,以及对大小、真假的哲学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十洲三神山和君家三木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深刻思考。诗中,“十洲三神山”象征着广袤无垠的神话世界,而“君家三木山”则是诗人身边的现实景物。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大小、真假的哲学探讨,以及对自然和神话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游心如太空”、“摄心如蚍蜉”等,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十洲三神山和君家三木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思考,以及对大小、真假的哲学探讨。诗人通过对神话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对自然和神话的敬畏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十洲三神山”是指什么? A. 古代神话中的仙境 B. 现实中的山峦 C. 诗人想象中的山峦 D. 古代地名 答案:A
诗中“游心如太空”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太空的向往 B. 诗人对神山的敬畏 C. 诗人对小山的敬畏 D. 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思考 答案:B
诗中“君家三木山”是指什么? A. 神话中的山峦 B. 现实中的小山 C. 诗人想象中的山峦 D. 古代地名 答案:B
诗中“摄心如蚍蜉”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太空的向往 B. 诗人对神山的敬畏 C. 诗人对小山的敬畏 D. 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思考 答案:C
诗中“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太空的向往 B. 诗人对神山的敬畏 C. 诗人对小山的敬畏 D. 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思考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