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遇题寄友人》

时间: 2025-04-28 23:38:52

诗句

低云不断风仍急,细雨无声晚更稠。

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8:52

原文展示:

春日遇题寄友人 李廌 〔宋代〕

低云不断风仍急,细雨无声晚更稠。 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中低低的云层不断翻滚,风势依然急促;细雨悄然无声,到了傍晚变得更加密集。 我心中对你的思念如同千里之外的景象,常常浮现在眼前;黄昏时分,天空似乎也染上了春天的忧愁。

注释:

  • 低云:指天空中低垂的云层。
  • 风仍急:风势依然猛烈。
  • 细雨无声:形容雨下得细小而无声。
  • 晚更稠:到了傍晚,雨变得更加密集。
  • 千里思君:形容思念之深,如同跨越千里的距离。
  • 常在眼:常常浮现在眼前,形容思念之切。
  • 黄昏天意:黄昏时分的天空,暗喻心情。
  • 自春愁:自然而然地带有春天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该诗可能是在春日思念远方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春日的忧愁情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日的傍晚,诗人感受到风雨交加的天气,心中涌起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遂以此诗寄托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傍晚的风雨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低云不断风仍急”,以低云和急风描绘出春日的变幻莫测,为全诗定下了忧郁的基调。次句“细雨无声晚更稠”,细雨无声,晚来更稠,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郁的氛围。后两句“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春日特有的忧愁情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低云”和“风仍急”描绘出春日的风雨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 次句“细雨无声晚更稠”,细雨无声,晚来更稠,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压抑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后两句“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春日特有的忧愁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千里思君常在眼”,将思念比作千里之外的景象,形象生动。
  • 拟人:“黄昏天意自春愁”,将黄昏的天空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日的思念与忧愁。诗人通过对春日风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春日特有的忧愁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低云:象征着压抑和不安。
  • 风仍急:象征着变幻莫测和不安定。
  • 细雨无声:象征着细腻和无声的情感。
  • 黄昏天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忧郁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低云不断风仍急”描绘了怎样的天气景象? A. 晴朗无云 B. 风雨交加 C. 晴空万里 D. 细雨绵绵

  2. 诗中“千里思君常在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思念 D. 愤怒

  3. 诗中“黄昏天意自春愁”中的“天意”指的是什么? A. 天空的景象 B. 自然的规律 C. 诗人的心情 D. 命运的安排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日景象,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 王维《相思》: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李廌《春日遇题寄友人》:两者都描绘春日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而李廌的诗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相关查询

眼儿媚 渔父词五首 其五 渔父词五首 其四 松叶酒歌寄梁安宅 夜泊桐江驿 古歌(三首) 古歌(三首) 有感(七首) 有感(七首) 漫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黹字旁的字 残年余力 巨大 蝠鲼 鞴勒 公私要速 经一失,长一智 随开头的成语 剪发披褐 田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易同反掌 救兵 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