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5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59:05
征旅聊因当胜游,庶饶那复数中州。
雪融隙地培桑枣,日出通衢噎马牛。
望望绵山侵面出,时时汾水避人流。
太行春色黄河外,犹自严寒满敝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行中的心情与观察。他因胜利的旅行而感到欢愉,期待能在旅途中收获更多的乐趣。雪融化后,土地上开始培育桑树和枣树,日出时的通衢大道上却让马牛感到窒息。远望绵山,时而冒出山头,汾水旁却少有人影。太行山的春色在黄河之外绽放,然而,自己依然感到寒冷,裘衣上满是严寒的感觉。
作者介绍:程可中,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和旅途中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程可中游历介休的途中,表达了他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受,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介休道中》是一首描绘旅行的诗,诗人在旅途中观察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对所见之景的细腻观察。诗的开头两句,诗人以“征旅聊因当胜游”引入,表明了他因旅行而带来的心情,带有一丝轻松与期待。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雪融化后大地复苏,桑枣开始生长,这种生机象征着希望与繁荣。然而,随后的“日出通衢噎马牛”却营造了一种矛盾的情感,交通便利却又让生灵感到窒息,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繁华与自然的生机之间的冲突。后面几句中,诗人通过“望望绵山侵面出”与“时时汾水避人流”的描写,展现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人迹罕至的宁静,然而“犹自严寒满敝裘”的结尾又将这种宁静与内心的寒冷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外部环境与内心感受的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思索与对生命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内心感受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外部环境的感悟,表达了人在繁华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春天的到来?
诗中“日出通衢噎马牛”反映了什么?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