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9:08
乌江
作者: 汪遵 〔唐代〕
兵散弓残挫虎威,
单枪匹马突重围。
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这首诗描绘了战斗的惨烈和英雄的孤独。战斗结束后,士兵们四散,弓箭已残,威力也减弱;我独自一人突围而出。那些曾经的英雄们都已去世,而我仍在此羞愧地活着,却无缘回到江东。
“江东”常常用来指代历史上的江东地区,尤其与三国时期的东吴有关。此地曾是许多英雄豪杰的故乡,诗中提到的“江东”不仅是地理的象征,也承载着对过往荣耀的追忆。
汪遵,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反思。
此诗写于战乱纷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战争残酷的描绘,反映了对英雄逝去的惋惜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所述的孤独和无奈,恰恰勾勒出那个时代英雄的悲剧。
《乌江》是一首充满悲壮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刻画出战斗的惨烈与英雄的孤独,展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与失落。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战斗的场景,士兵们的逃散和武器的残破,给人一种无力感。接下来的“单枪匹马突重围”,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无奈,虽然孤身作战,但内心的孤独与惧怕也随之显露。
最后两句“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对英雄的追忆与自我价值的怀疑交织在一起,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与无奈。整体来看,汪遵的这首诗不仅在描写历史事件,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脆弱与无奈,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和哲理性。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英雄的逝去和个人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诗中提到的“江东”指代什么?
诗中“单枪匹马”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诗的情感基调是?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乌江》更加注重对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反思,而《将进酒》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生命的豪情与不屈。两首诗虽然背景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