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8:28
牧儿驱牛晓满峄,群牛乱石横山脊。
起者伏者石如牛,卧者立者牛如石。
忽然扣角一长歌,南山白石纷坡陀。
腰间插斧口吹笛,头戴笠子肩披蓑。
醉眠芳草松风下,饮犊归来月在野。
借问世上悠悠儿,谁似山中牧牛者?
牧童在黎明时分赶着牛,牛群在乱石上横穿山脊。
有的牛站起来,有的牛躺下,石头就像牛一样;
卧着的和站着的牛又像石头。
突然听到一声长歌,南山上白色的石头纷纷落下。
他腰间插着斧头,口中吹着笛子,
头上戴着斗笠,肩上披着蓑衣。
醉意朦胧地在芳草和松风下酣睡,
等牛犊子喝完水回来的时候,月亮已经升到野外。
我想问世上那些漂泊不定的人,
谁能像山中牧牛的人那样自在呢?
作者介绍:王尔鉴,清代诗人,生于山西,性格洒脱,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崇尚恬淡的田园情趣。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可能在旅行或游历中,见到了牧童和牛群,感悟到那种朴实无华的生活。
《观峄山牧牛歌》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牧童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景色。诗的开头以牧童驱牛为引子,描绘了晨曦中的峄山,牛群在乱石中穿行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对牛和石的对比,巧妙地将牛与石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牧童的生活细节,描述他腰间插斧、口中吹笛的形象,展现了牧童的洒脱和从容。最后,诗人以“借问世上悠悠儿”引出对比,质问世间的漂泊者,谁能像山中牧牛者那样自在、宁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眷恋。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反映了对简单、自在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牧童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包括哪些?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王尔鉴的《观峄山牧牛歌》更加侧重于描绘牧童的生活状态,而王维的作品则着重于表达孤独与自然的融合。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表达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