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绣岭宫词》

时间: 2025-05-04 00:29:20

诗句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9:20

原文展示:

绣岭宫词
作者: 李洞 〔唐代〕

春日迟迟春草绿,
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
犹唱开元太平曲。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日子缓缓流逝,春草逐渐变绿,
野棠花已经开尽,芬芳如玉飘散在空中。
绣岭宫前有位白发老翁,
他仍在唱着开元时期的太平歌曲。

注释:

  • 迟迟:形容时间缓慢,春天来得慢。
  • 春草绿:春天的草木生长茂盛,颜色变绿。
  • 野棠:一种花卉,开花时散发香气。
  • 飘香玉:比喻花香如玉般芬芳。
  • 绣岭宫:指的是一处宫殿,可能与唐代宫廷文化有关。
  • 鹤发翁:白发的老人,象征着年长和智慧。
  • 开元太平曲:指的是开元年间的和谐与繁荣,表现了对和平时代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其诗词作品知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春夏秋冬的景象为题材,寄托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

创作背景
《绣岭宫词》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以春的景象引入,表达对往日太平盛世的怀念,寄托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绣岭宫词》通过生动的春日景象描写,展现了唐代繁荣的社会风貌。首句“春日迟迟春草绿”,以“迟迟”二字营造出一种缓慢而温暖的春日氛围,仿佛在说春的到来是如此温柔而细腻。接着“野棠开尽飘香玉”描绘了春天的花香四溢,表达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的蓬勃。

第三句中的“绣岭宫前鹤发翁”则将视角转向一位白发老者,象征着智慧与经验。老者的存在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人情味,他的歌声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美好。最后一句“犹唱开元太平曲”更是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开元年间盛世的怀念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以春天的美好与老者的歌声为载体,传达了对美好生活和安定社会的热切期盼,表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日迟迟春草绿:描绘春天的时光缓慢而温暖,草木逐渐变绿,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2. 野棠开尽飘香玉:野棠花已开尽,香气四溢,营造出春日的芬芳,象征着美好的自然景象。
  3. 绣岭宫前鹤发翁:在绣岭宫前,有位白发老者,象征着智慧与历史,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4. 犹唱开元太平曲:老者仍在唱着开元时期的太平歌曲,表达对往昔繁荣盛世的怀念和对未来和平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春日迟迟”的描写,使春天似乎有了生命,缓缓而至。
  • 比喻:用“飘香玉”比喻花香的芬芳,增强了诗的感性表达。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增添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往昔太平盛世的怀念,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自然的复苏。
  2. 野棠:象征着自然之美与芬芳,传达出春天的活力。
  3. 鹤发翁:象征着智慧、年长与历史的积淀。
  4. 开元:代表盛世与繁荣,传达出对和平时代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哪个?
    A. 玫瑰
    B. 野棠
    C. 菊花
    答案:B

  2. “鹤发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年轻
    B. 智慧与经验
    C. 美丽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太平曲是哪个时期的?
    A. 隋代
    B. 唐代开元时期
    C. 宋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人生感悟。
  •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春天的美好。

诗词对比
李洞与杜甫在春天的描绘上有所不同,李洞更注重自然的美与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国家的兴衰,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满江红(始生之日,丘宗卿使君携具来为寿,坐中赋词,次韵谢之) 减字木兰花 惜分飞 醉落魄(元夕) 早发竹下 酹江月(严子陵钓台) 白玉楼步虚词(六之五) 玉楼春(牡丹) 惜分飞(南浦舟中与江西帅漕酌别,夜后忽大雪) 满江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三街六市 包含漂的成语 蒨绚 玩人丧德 包含碜的词语有哪些 撇烈 尣字旁的字 半三不四 言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包含时的词语有哪些 肯构肯堂 槟榔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严词厉色 龍字旁的字 家道小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