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25:50
罗浮
作者: 李需光 〔明代〕
四百峰峦奠粤东,
峭天屹屹削芙蓉。
瑞摇碧落珠光灿,
丹转真坛紫气通。
崒嵂插空环翡翠,
松杉夹道隐虬龙。
登游欲问长生诀,
须向山中访葛洪。
这首诗描绘了粤东的罗浮山,四百座山峰巍峨耸立,宛如削尖的芙蓉花。瑞气在碧空中摇曳,光彩夺目,仿佛真坛上升腾的紫气。崇峻的山石高插云天,环绕着如翡翠般的美景,松树和杉树夹道而生,隐现着虬龙的身影。登山游览时,若想询问长生的秘诀,应该去山中拜访葛洪。
李需光,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致力于文学创作,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借景抒情。
此诗创作于李需光对罗浮山的游历之际。罗浮山被视为道教名山,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李需光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受到自然美和道教文化的启发,写下了这首充满哲思的诗作。
《罗浮》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同时融入了道教文化的元素。诗中以“四百峰峦奠粤东”开篇,展现出罗浮山的宏伟壮丽。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青翠的山林之中,感受到自然的瑰丽与神秘。
诗中“瑞摇碧落珠光灿,丹转真坛紫气通”两句,描绘了天地间祥和的气象与神秘的道教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接下来的“崒嵂插空环翡翠”,则通过对山形的形象化表达,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诗的最后,诗人以“登游欲问长生诀,须向山中访葛洪”收尾,直指道教文化中的名家葛洪,表现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自然与哲学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感情上深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与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体现了人对长生不老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哲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李需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长生诀”是指什么?
“瑞摇碧落珠光灿”中“瑞”指的是什么?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山水与人心的结合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内心的和谐,诗中同样展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但更侧重于人的情感抒发;而李需光的《罗浮》则更加强调道教文化的追求与自然的壮丽,展现出一种哲理思考与景观的结合,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