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砚答》

时间: 2025-07-28 14:51:03

诗句

食砚固可爱,砚枯还有云。

先生信难说,吾事亦徒勤。

岁久当消髀,研穷且断筋。

不如因坠地,瘗得退之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4:51:03

原文展示:

砚答 赵蕃 〔宋代〕

食砚固可爱,砚枯还有云。 先生信难说,吾事亦徒勤。 岁久当消髀,研穷且断筋。 不如因坠地,瘗得退之文。

白话文翻译:

砚台虽然可爱,即使砚台干枯了,依然有云烟升起。 先生的话确实难以解释,我的事情也只是徒劳勤奋。 岁月久了,肌肉会消瘦,研究到极致,筋骨也会断裂。 不如让它自然坠地,埋葬后得到退之的文字。

注释:

  • 食砚:指砚台,古人常以“食”喻文墨之事。
  • 枯:干枯,这里指砚台无墨。
  • 云:云烟,比喻文思或墨香。
  • 先生:指老师或前辈。
  • 信难说:确实难以解释。
  • 吾事:我的事情,指作者的学业或事业。
  • 徒勤:徒劳勤奋。
  • 消髀:髀,大腿。消髀指肌肉消瘦。
  • 研穷:研究到极致。
  • 断筋:筋骨断裂,比喻极度劳累。
  • 瘗:埋葬。
  • 退之文:指韩愈(字退之)的文字,这里比喻优秀的文学作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执着和对文学创作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砚台的描绘,隐喻了作者对学问和文学的热爱。首句“食砚固可爱,砚枯还有云”,以砚台为喻,表达了即使环境艰苦,文思依然如云烟般不绝。后句“先生信难说,吾事亦徒勤”,反映了作者在学问上的困惑和努力,但结果却未必如人意。诗的结尾“不如因坠地,瘗得退之文”,则是一种无奈的放弃,同时也是对文学成就的向往,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韩愈的文章一样流传后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食砚”和“砚枯还有云”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文学的执着和文思的源源不断。
  • 次句“先生信难说”,表达了作者在学问上的困惑,而“吾事亦徒勤”则反映了努力却未必有成果的现实。
  • 第三句“岁久当消髀,研穷且断筋”,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学问研究的艰辛和身体的疲惫。
  • 最后一句“不如因坠地,瘗得退之文”,是一种无奈的放弃,同时也是对文学成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砚枯还有云”,将文思比作云烟。
  • 夸张:如“研穷且断筋”,夸张地描绘了研究的艰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学问和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砚台:象征学问和文学。
  • 云:象征文思和墨香。
  • 髀:象征身体的疲惫。
  • 筋:象征精神的劳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食砚”指的是什么? A. 砚台 B. 食物 C. 文墨 D. 学问

  2. “砚枯还有云”中的“云”象征什么? A. 天气 B. 文思 C. 墨香 D. 烟雾

  3. 诗的结尾“瘗得退之文”中的“退之文”指的是什么? A. 退步的文章 B. 韩愈的文章 C. 埋葬的文章 D. 放弃的文章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愈的《进学解》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 韩愈的《进学解》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学问的执着和对文学的向往,但韩愈的诗更多地强调了学问的艰辛和自我修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韩愈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钱受之侍郎枚卜罢归一篇 其八 秋草四首 其一 舟中闻邻船吴歌有怀幼文来仪 江梅 谢林雪斋 其四 丹阳苦寒再赋 和子希塾师游园韵 春暮登快阁与姚海槎亲家茗话 拒马河 题陈抟睡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恐怕 屋乌之爱 履霜之戒 韋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使乖弄巧 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军糈 玉字旁的字 贞娘 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刘纲 递传 一壑一丘 视死若归 食字旁的字 我开头的成语 有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