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4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47:32
汴京当日归来,华山高卧云堆。
世事向来错料,至今鼻息如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来时的感慨与思索。汴京曾是繁华之地,如今却有些萧瑟;华山高卧,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世事总是出乎意料,时至今日,仍能听见那如雷般的呼吸声,似乎在提醒我们世间的喧嚣与纷扰。
刘崧,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隐逸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其诗常体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题陈抟睡图》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诗人通过对一幅画作的题词,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深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关于沉睡的图画,展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两句提到汴京的归来和华山的高卧,暗示着诗人经历了世事的纷扰,最终选择在高山之上寻求内心的宁静。这一选择不仅是地理位置的移动,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华山象征着高洁与孤独,而“云堆”则暗示着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而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的独特理解。他指出世事总是错料,意味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这种感慨在“鼻息如雷”的比喻中得到了加强,仿佛在提醒人们面对生活的喧嚣与困扰。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反而通过这种感悟,获得了一种超然的智慧。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洞察。这种思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还引发了我们对自身生活的反思。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渴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题陈抟睡图》的作者是谁?
“世事向来错料”中的“错料”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鼻息如雷”用来形容什么?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刘崧的《题陈抟睡图》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强调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刘崧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世事的沉思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