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阁春望》

时间: 2025-04-25 23:20:26

诗句

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

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20:26

原文展示:

石阁春望

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
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

白话文翻译:

远望千里之外,河川原野如同新的绣画。
才明白在平坦的土地上,无法尽览这春天的生机。

注释:

  • 极目:目光所及,远望的意思。
  • 千里外:形容视野广阔,远至千里之外。
  • 川原:指河流和原野。
  • 绣画新:比喻春天的景色如同新绣的画作,生机盎然。
  • 方知:才明白,才知道。
  • 平地上:指平坦的土地。
  • 见不尽:看不完,无法全部看到。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极目千里外”可以联系到古人常用的远望表达,传达了对广阔自然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倡导实事求是的治国理念。他的诗词风格朴实而深邃,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作者在高处俯瞰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感悟,可能与他在政治生涯中的思考有关。

诗歌鉴赏:

《石阁春望》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诗人通过宽广的视野,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的开头“极目千里外”展现了诗人远眺的眼界,千里之外的河川原野如同一幅新绣的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诗人借助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的美与青春的朝气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活力的感悟。

在“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两句中,诗人意识到在平坦的土地上,尽管无法一眼看尽青春的景象,但这种感受依然深刻。这里的“青春”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隐喻了人生的朝气蓬勃,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通过优美的意象,诗人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更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极目千里外:视野宽广,表现诗人心胸开阔。
    • 川原绣画新:描绘春天的景色,形象生动。
    • 方知平地上:转折,之前的远望和现实的对比。
    • 见不尽青春:感叹青春的短暂与美好,人生如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色比作“绣画”,生动形象。
    • 对仗:整体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同时引发对生命活力的深刻思考,强调了青春的珍贵。

意象分析:

  • “千里”:象征着广阔的视野和无限的可能性。
  • “川原”:自然的象征,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
  • “青春”:不仅指自然界的春天,也象征着人生的活力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极目千里外”表现了什么?

    • A. 诗人的思乡之情
    • B. 诗人宽广的视野
    • C. 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2. 诗中“川原绣画新”中的“绣画”指的是什么?

    • A. 一幅画
    • B. 春天的景色
    • C. 自然的变化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春日偶成》 by 朱熹

诗词对比

  • 《春晓》:与《石阁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晨曦初现的宁静。
  • 《春日偶成》:则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细腻感受,风格上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
  • 相关的诗词研究论文与评论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屋角丹枫 野居 閒咏三首 小蛮 送方叔二首 村翁 月俸至 余壮岁尝假居塔山寺后三十年重到赋二绝 其二 诗挽楼少阳所生母夫人 和李崧卿九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舌字旁的字 包含盏的词语有哪些 横柯 异路功名 销甲 口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肀字旁的字 止次 亠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鼓震 善善恶恶 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血气方勇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拥政爱民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