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 其九》

时间: 2025-05-01 19:22:46

诗句

到处残杨不曳蝉。

曲江风貌忆芳莲。

金尊檀板黯琼筵。

修竹凝香吹彩蕊,画炉沉水袅余烟。

别来谁道不如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2:46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其九》
作者: 赵文漪

到处残杨不曳蝉。
曲江风貌忆芳莲。
金尊檀板黯琼筵。
修竹凝香吹彩蕊,
画炉沉水袅余烟。
别来谁道不如年。

白话文翻译

到处都是残破的杨树,蝉声已不再响起。
曲江的风景让我怀念那美丽的莲花。
金色的酒杯和檀香的乐器,映衬出这黯淡的琼筵。
修竹散发着清香,轻风拂动着五彩的花蕊,
画炉中的沉水,袅袅的香烟缭绕不散。
自从分别以来,谁还说这一切不如往年呢?

注释

  • 残杨: 残破的杨树,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衰败。
  • 曲江: 指的是地名,曲江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区,常与美丽的景色和诗情画意相关。
  • 芳莲: 美丽的莲花,象征着优雅和纯洁。
  • 金尊檀板: 金色的酒杯和檀香的乐器,描绘了宴会的奢华和雅致。
  • 琼筵: 美好的宴席,常指高雅的聚会。
  • 修竹: 形容高耸的竹子,寓意清雅和坚韧。
  • 余烟: 香烟缭绕,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典故解析

“曲江风貌”常被用来指代古代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象征着文人之间的交往与情感的寄托。诗中的“别来谁道不如年”,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文漪,生于20世纪,现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她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常常寄情于景,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怀旧的时期,诗人以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为主题,表达了对朋友和美好时光的思念,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其九》展现了赵文漪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开篇以“残杨不曳蝉”引入,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衰败,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然而,接下来的“曲江风貌忆芳莲”则透出一丝温暖的怀念。诗人通过对曲江美景和莲花的追忆,唤起了内心深处的美好记忆。

随着诗句的展开,“金尊檀板黯琼筵”描绘出一个奢华而又略显孤寂的宴会场景,似乎在暗示着繁华背后的寂寞与无奈。紧接着,诗人用“修竹凝香吹彩蕊”来表达自然的美好,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希望,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生活中有失落,但美的事物依然存在,值得人们去珍惜。

最后一联“别来谁道不如年”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勇敢面对未来。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到处残杨不曳蝉”:描绘了一个萧瑟的秋季景象,强调时间的流逝。
    • “曲江风貌忆芳莲”:通过回忆美好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金尊檀板黯琼筵”:描绘了一个奢华但略显孤独的聚会场景。
    • “修竹凝香吹彩蕊”:表现了自然之美,传达出生机与希望。
    • “画炉沉水袅余烟”: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沉浸在香气之中。
    • “别来谁道不如年”: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当下的珍视。
  • 修辞手法:

    • 比喻: “金尊檀板”比喻奢华的生活。
    • 拟人: “余烟袅袅”使烟雾有了生命的感觉。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添了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思考,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意象分析

  • 残杨: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芳莲: 代表着美好与纯洁,寄托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向往。
  • 金尊檀板: 象征着奢华的生活,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
  • 修竹: 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余烟: 代表着宁静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残杨”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自然的美丽
    • B. 时间的流逝
    • C. 诗人的心情
  2. “曲江风貌忆芳莲”中的“芳莲”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纯洁与美好
    • C. 奢华与孤独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怀念与珍惜
    • C.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可以将赵文漪的《浣溪沙 其九》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首诗均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李清照的作品多表现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赵文漪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示了更为广阔的生活感悟。两者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查询

采桑子 重九,友人嘱代祭母 采桑子 记西湖旧游 采桑子 其二 春闺 采桑子 采桑子 戊戌重阳后十日,得吉川教授寄赠中国文学报第九册,赋此报谢,兼怀小川环树先生 采桑子(芗林为牧庵舅作) 采桑子 其二十四 采桑子 多一句 采桑子 采桑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握钩伸铁 昼想夜梦 关税壁垒 犬字旁的字 狂鞭 大人君子 无可置疑 惟义是从 匕字旁的字 包含染的词语有哪些 莺啼序 曰字旁的字 鸿翔鸾起 日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诚惶诚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