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 其七 石溪鸥伴》

时间: 2025-05-01 17:39:16

诗句

曲曲林扉枕浅流。

中吴烟水淡宜秋。

盟芦合伴旧沙鸥。

风急石桥飞木叶,暝生柳浦隐渔舟。

晚晴听彻采菱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39:16

原文展示:

曲曲林扉枕浅流。中吴烟水淡宜秋。盟芦合伴旧沙鸥。风急石桥飞木叶,暝生柳浦隐渔舟。晚晴听彻采菱讴。

白话文翻译:

曲折的林间小路依偎在浅浅的溪流旁,中吴的烟水在秋天显得格外清淡。芦苇丛中,旧时的沙鸥依然伴随。风急促,石桥上,飞舞的树叶随风而落;傍晚时分,柳树遮掩的水边,渔舟隐约可见。晚霞映照下,我静静地听着菱角采摘时的歌声。

注释:

  • 曲曲林扉:指曲折的林间小路。
  • 中吴:指江南的吴地,特指江苏一带。
  • 盟芦:指芦苇丛。
  • 旧沙鸥:指曾经常见的沙鸥,象征着往日的情景。
  • 风急石桥:风势猛烈,石桥上树叶随风而舞。
  • 暝生柳浦:傍晚时分,柳树旁边的水域。
  • 采菱讴:指采摘菱角时吟唱的歌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芸,清代诗人,生于吴地,以诗词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感。其作品多描写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浣溪沙 其七 石溪鸥伴》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世间往事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 其七 石溪鸥伴》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情感。开头的“曲曲林扉枕浅流”,通过“曲曲”二字,描绘出一幅蜿蜒曲折的林间小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提到的“中吴烟水淡宜秋”,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盟芦合伴旧沙鸥”,则通过对沙鸥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久违的陪伴和怀旧,似乎在唤起诗人心中那份曾经的美好记忆。随着风起,石桥上的木叶飞舞,描绘了自然在风中舞动的生机与活力。“暝生柳浦隐渔舟”,则暗示着傍晚的宁静,渔舟隐匿在柳树的掩映之下,增添了一种诗意的朦胧感。最后一句“晚晴听彻采菱讴”,则以清晰的音响描绘了丰收的喜悦,诗歌在欢快的歌声中结束,给人以美好的余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曲曲林扉枕浅流:描绘曲折的小路与溪水相依,营造出幽静的环境。
  • 中吴烟水淡宜秋:表现出江南秋天的淡雅景色,给人一种清新感。
  • 盟芦合伴旧沙鸥:通过芦苇与沙鸥的描写,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风急石桥飞木叶:描绘风急的场景,展现自然的动感。
  • 暝生柳浦隐渔舟:黄昏时分,渔舟隐藏于柳树下,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晚晴听彻采菱讴:结尾处的欢快歌声,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盟芦”等比喻手法,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拟人:沙鸥的描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呈现,更赋予了情感。
  • 对仗:如“风急石桥飞木叶”,整齐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往昔的怀念,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与赞美。

意象分析:

  • 林扉:象征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烟水:代表柔和的秋景,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情绪。
  • 沙鸥:象征过往的美好与陪伴,暗示怀旧之情。
  • 渔舟:隐喻生活的安宁与闲适。
  • 采菱:象征丰收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歌中提到的“盟芦”主要指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水鸟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山

  2. 诗中“晚晴听彻采菱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喜悦
    C. 怀念
    D. 厌倦

答案

  1. C. 一种植物
  2. B.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浣溪沙》李清照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浣溪沙》:同样描写秋天的意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杜牧的《秋夕》: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江南水乡诗词集》
  3. 《诗词鉴赏与创作》

相关查询

别杨三兄弟 上林殿院次公 其三 用韦苏州神静师院韵寄微公 中岩 东斋读晦庵先生诗次韵 杂咏十三首 其十三 读史 菩萨蛮十首 其一 仿温助教体 太宁龙湖道中纪事 婺州新城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父字头的字 劫营 覆颠 包含沐的词语有哪些 穷年累岁 努瓦克肖特 咒天骂地 瑶台琼室 谷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苦打成招 白糖 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孳孳不倦 射像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