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0:23
骑鹤仙翁去不还,空留禅榻隐重关。
九天人在虚无里,三祝声疑杳霭间。
月冷霓裳窥树色,岚深蜗篆集苔斑。
坐临磐石耽清赏,耕凿何须更买山。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位骑鹤而去的仙翁再也不返回,唯留禅榻隐匿于重重山关之中。九天之上的神人隐身于虚无之间,三声祝福似乎在薄雾中隐约传来。月光冷冷,霓裳在树影中悄然探出,深山的岚气如蜗牛的印迹般在苔藓上聚集。我坐在磐石上,沉醉于清幽的赏玩之中,耕耘和凿山的事何必再去追求呢?
作者介绍:林震,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山水、隐逸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有道教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宁静的时刻,诗人可能在山中修行,感受到世外桃源的宁静,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思考。
《华封仙榻》是一首典型的道教风格的诗,表现了诗人对仙人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诗开头即以“骑鹤仙翁”引出,立刻营造出一种脱俗的氛围,仙人似乎已经脱离了尘世,留下一片空灵的禅榻,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接着,诗人描绘了虚无中的九天之人,似乎在暗示着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尘世的疏离。
在这首诗中,“月冷霓裳窥树色”一句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月光洒下,霓裳轻轻探出,暗示着一种美丽而又冷清的境界。最后两句“坐临磐石耽清赏,耕凿何须更买山”则是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强调内心的满足与宁静比追求世俗财富更为重要。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悠远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由、清净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反映了道教思想中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骑鹤仙翁”指的是:
A. 一位普通的老人
B. 仙人
C. 一位骑士
D. 诗人自己
“月冷霓裳窥树色”表达了:
A. 月光的温暖
B. 霓裳的美丽
C. 寒冷的孤独感
D. 树木的茂盛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抱怨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