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8:36
不好谈元不好禅,已超仙佛了尘缘。
醉中岁月浑忘我,梦里羲皇别有天。
人澹始知豪杰妄,心空方悟逸民贤。
先生清节高千古,四皓还嫌守未坚。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与思考。他不愿意谈论元代的道理,也不想研究禅宗的深奥;他已经超越了仙佛的尘世羁绊。在醉酒中,岁月的流逝让我几乎忘记了自己,而在梦中,羲皇的境界又是多么的不同寻常。人们在平淡中才开始意识到豪杰的虚妄,内心空灵时才领悟到隐士的高尚。陶渊明的清白节操历久弥新,甚至四皓也还觉得守节不够坚定。
作者介绍:
华硕宣,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作者受陶渊明的影响,表现出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官场的厌倦和对清高节操的追求。
这首诗以陶渊明为中心,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的超脱。开头两句通过“不好谈元不好禅”直接表达了对当时流行的学问和宗教的反感,暗示了他对陶渊明纯粹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醉中岁月浑忘我,梦里羲皇别有天”则描绘了在醉酒与梦境中,作者超越了世俗的界限,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在“人澹始知豪杰妄,心空方悟逸民贤”中,作者强调了内心的淳朴与清净,使人明白豪杰的虚妄与隐士的真实。最后两句则将陶渊明的清白节操与四皓的坚守进行比较,赞美陶渊明的高洁品格,表达了对其精神的崇敬。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体现出清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呼应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的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表现出多重意象和情感。比如“醉中岁月”和“梦里羲皇”的对比,既展现了现实的沉沦,又体现了理想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批判,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高尚,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不好谈元不好禅”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崇拜
B. 反感
C. 中立
“心空方悟逸民贤”中的“逸民”指的是哪些人?
A. 豪杰
B. 隐士
C. 普通人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谁的品德高洁?
A. 四皓
B. 陶渊明
C. 作者自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